街头公共装置新形式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8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6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6-8页 |
1、街头艺术 | 第6页 |
2、装置艺术 | 第6-8页 |
第二章 静态类街头公共装置 | 第8-14页 |
第一节 静态类装置概论 | 第8页 |
第二节 静态类街头公共装置的新形式 | 第8-14页 |
1、趣味视觉式静态街头公共装置 | 第8-9页 |
2、怀旧复古式静态街头公共装置 | 第9-12页 |
3、地域人文式静态街头公共装置 | 第12-14页 |
第三章 动态类街头公共装置 | 第14-20页 |
第一节 动态类装置概论 | 第14页 |
第二节 动态类街头公共装置的新形式 | 第14-20页 |
1、生活健康式动态街头公共装置 | 第14-17页 |
2、科普传播式动态街头公共装置 | 第17-18页 |
3、数码技术式动态街头公共装置 | 第18-20页 |
第四章 互动类街头公共装置 | 第20-24页 |
第一节 互动类装置概论 | 第20页 |
第二节 互动类街头公共装置的新形式 | 第20-24页 |
1、空间艺术式互动街头公共装置 | 第20-21页 |
2、心理满足式互动街头公共装置 | 第21-22页 |
3、界面信息式互动街头公共装置 | 第22-24页 |
第五章 街头公共装置的特点 | 第24-26页 |
第一节 街头公共装置内容上的特点 | 第24页 |
1、多样性 | 第24页 |
2、可变性 | 第24页 |
3、过程性 | 第24页 |
第二节 街头公共装置形式上的特点 | 第24-26页 |
1、空间介入 | 第24-25页 |
2、时间介入 | 第25页 |
3、受众介入 | 第25-26页 |
第六章 街头公共装置的发展趋势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作者简介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