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1.4 本论文章节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路由协议研究 | 第15-27页 |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本概念 | 第15页 |
| 2.2 WSN体系结构 | 第15-18页 |
| 2.2.1 WSN结构 | 第15-16页 |
| 2.2.2 传感器节点结构 | 第16-17页 |
| 2.2.3 WSN通信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 2.3 WSN路由协议 | 第18-26页 |
| 2.3.1 平面路由协议 | 第19-22页 |
| 2.3.2 分层路由协议 | 第22-26页 |
| 2.4 典型路由协议比较 | 第26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LEACH路由协议分析 | 第27-35页 |
| 3.1 LEACH算法基本思想 | 第27-28页 |
| 3.2 LEACH算法工作流程 | 第28-32页 |
| 3.2.1 簇头选举阶段 | 第28-29页 |
| 3.2.2 簇建立阶段 | 第29-30页 |
| 3.2.3 数据稳定传输阶段 | 第30-32页 |
| 3.3 LEACH算法的网络模型和物理模型 | 第32-33页 |
| 3.3.1 网络模型 | 第32页 |
| 3.3.2 物理模型 | 第32-33页 |
| 3.4 LEACH协议的优缺点分析 | 第33-34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LEACH协议改进方案的设计 | 第35-46页 |
| 4.1 LEACH-KPPE算法基本思想 | 第35页 |
| 4.2 确定最优簇头数 | 第35-37页 |
| 4.3 K-means++算法优化簇头选取分析 | 第37-41页 |
| 4.3.1 K-means++聚类算法 | 第37-38页 |
| 4.3.2 LEACH-KPP算法工作流程 | 第38-39页 |
| 4.3.3 LEACH-KPP算法分簇优势分析 | 第39-41页 |
| 4.4 基于能耗优化的LEACH-KPPE路由算法 | 第41-43页 |
| 4.5 数据稳定传输阶段传输路径优化 | 第43-45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改进后LEACH协议仿真及分析 | 第46-53页 |
| 5.1 仿真工具简介 | 第46-47页 |
| 5.2 仿真主要性能指标 | 第47页 |
| 5.3 仿真环境与实验参数设置 | 第47-49页 |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 6.1 本文总结 | 第53-54页 |
| 6.2 未来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专利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