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硬件逻辑的图形化重构方法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基本概念 | 第10页 |
·课题来源 | 第10-11页 |
·减少重复开发 | 第10-11页 |
·优化异构计算系统 | 第11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异构计算系统中的加速部件 | 第13-18页 |
·加速部件的工作原理与优势 | 第13页 |
·加速部件的实现 | 第13-14页 |
·FPGA加速部件的应用 | 第14-16页 |
·异构计算系统的现状和不足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异构计算系统中加速部件的部署 | 第18-22页 |
·加速部件的部署方式 | 第18-19页 |
·ASIC实现加速部件的部署方式 | 第18页 |
·FPGA实现加速部件的部署方式 | 第18-19页 |
·FPGA的重构方式 | 第19-20页 |
·常见的重构方式 | 第19页 |
·基于硬件的重构方式 | 第19-20页 |
·直接基于硬件与图形界面对加速部件重构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实现基于硬件与图形界面的重构方式 | 第22-27页 |
·微重构器的基本要求 | 第22页 |
·重构器的现状 | 第22页 |
·微重构器的定义 | 第22页 |
·微重构器的实现方案 | 第22-23页 |
·加速部件的改进 | 第23-24页 |
·验证方案的确定 | 第24页 |
·其它应用前景 | 第24-26页 |
·公共高效能超级计算中心 | 第24-25页 |
·向同构计算系统移植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五章 实现基于硬件与图形界面的重构方式 | 第27-40页 |
·具体硬件构成 | 第27页 |
·控制核心的实现方式 | 第27-28页 |
·输入输出的实现 | 第28-32页 |
·触摸屏驱动 | 第28-29页 |
·液晶显示屏驱动 | 第29-30页 |
·输入输出系统整合 | 第30-32页 |
·存储卡通讯的实现 | 第32-33页 |
·文件系统的选择 | 第33页 |
·FPGA重构端口的选择 | 第33-34页 |
·RBF文件读取与下载 | 第34-37页 |
·FAT32文件系统 | 第34页 |
·RBF文件的搜索、定位与读取 | 第34-37页 |
·加速部件的实现 | 第37-38页 |
·画图功能的实现 | 第37页 |
·图片显示的实现 | 第37-38页 |
·开发工具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六章 基于硬件逻辑的图形化重构实现结果 | 第40-46页 |
·实现结果演示 | 第40-44页 |
·触屏数据接收 | 第40页 |
·精确坐标定位的实现 | 第40-41页 |
·扇区读取结果 | 第41页 |
·根据需要识别相关文件 | 第41-43页 |
·不同加速部件的运行演示 | 第43-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总结 | 第46页 |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