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22页 |
1 传统医学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HPV感染的认识 | 第11-15页 |
1.1 中医古籍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HPV感染的记载 | 第11页 |
1.2 中医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HPV感染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1-12页 |
1.3 中医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HPV感染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3.1 中药内服法 | 第12-13页 |
1.3.2 中药外治法 | 第13-15页 |
1.3.3 中药内服联合外治法 | 第15页 |
2 西医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HPV感染的认识 | 第15-20页 |
2.1 HPV概况 | 第15-16页 |
2.2 宫颈癌与HPV感染的关系 | 第16页 |
2.3 西医对HPV感染的治疗 | 第16-17页 |
2.4 西医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 | 第17-18页 |
2.5 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的临床诊断及预防策略 | 第18-20页 |
3 现代医学对P16~(INK4a)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2-3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2 临床资料 | 第22-23页 |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第22页 |
2.2 诊断标准 | 第22页 |
2.3 病例纳入标准 | 第22-23页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第23页 |
2.5 终止和撤出临床研究标准 | 第2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3.1 治疗方案 | 第23页 |
3.2 疗效观察指标 | 第23页 |
3.3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3-24页 |
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24页 |
3.5 观测时点 | 第24页 |
3.6 不良事件观察 | 第24页 |
3.7 统计学方法 | 第24页 |
3.8 研究创新点 | 第24-25页 |
3.9 可行性分析 | 第25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5-32页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第25-26页 |
4.2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疗效指标的比较 | 第26-30页 |
4.3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4.4 安全性观察 | 第31-32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2-37页 |
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32页 |
2 加味二妙颗粒的的组方意义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32-34页 |
3 加味二妙颗粒治疗HR-HPV持续感染合并CINI-Ⅱ的疗效机制探讨 | 第34-35页 |
4 小结 | 第35页 |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42-43页 |
硏究流程图 | 第43-44页 |
观察表 | 第44-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