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7-9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7页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本文的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 第8-9页 |
第一章 死刑的全球发展趋势 | 第9-15页 |
第一节 国际社会死刑废除运动 | 第9-10页 |
第二节 中国的死刑制度 | 第10-13页 |
一、中国死刑适用的现状 | 第10-11页 |
二、中国死刑适用现状的原因 | 第11-13页 |
第三节 中国应对死刑发展趋势采取的措施 | 第13-15页 |
一、确立死刑的司法变革为中心点—与死刑的立法变革相结合 | 第13-14页 |
二、提升社会民意和改变决策者的观念—以决策者观念为主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在走私毒品罪中保留死刑适用 | 第15-22页 |
第一节 走私毒品罪保留死刑的情理阐述 | 第15-17页 |
一、走私毒品罪呈现集团化和组织化特点 | 第16页 |
二、走私毒品罪行为手段多样化 | 第16页 |
三、毒品种类新型化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走私毒品罪保留死刑的法理阐述 | 第17-22页 |
一、从报应论的角度看走私毒品罪保留死刑的合理性 | 第17-18页 |
二、从预防犯罪论的角度阐述走私毒品罪保留死刑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三、武装掩护走私毒品行为是暴力性犯罪而保留死刑适用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走私毒品罪的死刑限制适用理论和措施 | 第22-32页 |
第一节 走私毒品罪死刑限制适用的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一、“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与“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 | 第22-23页 |
二、国际社会基于人权保障思想发展起来的死刑限制适用潮流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走私毒品罪死刑限制适用的举措 | 第25-32页 |
一、毒品的纯度折算数额在死刑限制适用中的具体化 | 第25-28页 |
二、发挥立功制度在走私毒品罪中死刑限制适用的作用 | 第28-29页 |
三、发挥其他量刑情节在走私毒品罪中死刑限制适用的功能 | 第29-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