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3 国内外农家乐经营模式研究总结评述 | 第15页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5-17页 |
1.4.1 可能的创新 | 第15-16页 |
1.4.2 可能的不足 | 第16-17页 |
2 概念界定及经营模式构建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农家乐旅游 | 第17页 |
2.1.2 经营模式 | 第17-18页 |
2.2 经营模式构建的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9-20页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0-22页 |
3 合肥市农家乐旅游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28页 |
3.1 合肥市基本情况 | 第22页 |
3.2 合肥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3.2.1 政府大力支持 | 第22-23页 |
3.2.2 农家乐发展已有一定规模 | 第23-24页 |
3.2.3 农家乐旅游形式多样 | 第24-25页 |
3.3 合肥市农家乐旅游经营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3.3.1“农户自营”经营模式居多,经营分散 | 第25页 |
3.3.2“政府+农户”经营模式,造成资金浪费 | 第25-26页 |
3.3.3“企业+农户”经营模式,利益分配不均 | 第26页 |
3.3.4 经营模式单一,景区重复度高 | 第26-28页 |
4 国内外农家乐经营模式特点与经验 | 第28-37页 |
4.1 国外农家乐经营模式特点 | 第28-29页 |
4.1.1 澳洲模式 | 第28页 |
4.1.2 日本模式 | 第28-29页 |
4.1.3 韩国模式 | 第29页 |
4.1.4 英国模式 | 第29页 |
4.2 国内农家乐经营模式特点 | 第29-31页 |
4.3 国内外农家乐经营模式的成果经验 | 第31-32页 |
4.3.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第31页 |
4.3.2 加强合作鼓励商业化运作 | 第31页 |
4.3.3 以农业为依托增加趣味项目 | 第31-32页 |
4.4 浙江七里农家乐经营成功案例借鉴 | 第32-37页 |
4.4.1 浙江七里农家乐概况 | 第32-33页 |
4.4.2 七里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具体做法 | 第33-37页 |
5 合肥市农家乐经营模式创新的途径及建议 | 第37-42页 |
5.1 合肥市农家乐经营模式创新的条件 | 第37-38页 |
5.1.1 政策条件 | 第37页 |
5.1.2 区位条件 | 第37页 |
5.1.3 交通条件 | 第37页 |
5.1.4 资源条件 | 第37-38页 |
5.1.5 主观意愿 | 第38页 |
5.1.6 小结 | 第38页 |
5.2 创新合肥市农家乐经营模式的具体路径 | 第38-40页 |
5.2.1 政府层面 | 第39页 |
5.2.2 企业层面 | 第39页 |
5.2.3 网络技术层面 | 第39页 |
5.2.4 总结 | 第39-40页 |
5.3 促进合肥市农家乐发展的建议 | 第40-42页 |
5.3.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农户自营监管扶持 | 第40页 |
5.3.2 规范企业行为,保障农户利益 | 第40页 |
5.3.3 建立健全旅游管理协调机制 | 第40-41页 |
5.3.4 健全行业组织,加强管理培训 | 第41页 |
5.3.5 加强宣传推介,树立品牌形象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