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1.2.1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13页
        1.2.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第14-20页
        1.3.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概述第14-17页
        1.3.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述评第17-20页
第二章 政策执行相关理论概述第20-25页
    2.1 政策执行概念和条件第20-22页
        2.1.1 政策的概念界定第20页
        2.1.2 政策执行的概念第20-21页
        2.1.3 政策有效执行的条件第21-22页
    2.2 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式第22-25页
        2.2.1 政策过程模型——史密斯模型第22-23页
        2.2.2 政策失效模型——浴盆模型第23-25页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中的困境剖析第25-33页
    3.1 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的发展情况第25-30页
        3.1.1 助学贷款的定义界定第25页
        3.1.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历程回望第25-27页
        3.1.3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现状第27-30页
    3.2 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3.2.1 大学生助学贷款资格审查工作难第30-31页
        3.2.2 大学生助学贷款申请贷款手续繁琐第31页
        3.2.3 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问题严重第31-33页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困境的原因分析第33-40页
    4.1 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职能缺位第33-35页
        4.1.1 政府职能作用不明显第33-35页
        4.1.2 地方认定机构不完善第35页
    4.2 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过程中银行作用错位第35-36页
        4.2.1 供求不平衡挫伤银行积极性第35-36页
        4.2.2 助学贷款政策与金融机构的经营性存在矛盾第36页
    4.3 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过程中学校职责失位第36-38页
        4.3.1 部分高校资助中心对业务不熟悉第37页
        4.3.2 学校对学生信息掌握不准确第37-38页
        4.3.3 贫困生认定过程主观性较大第38页
    4.4 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过程中学生思想低位第38-40页
        4.4.1 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了解欠缺第38-39页
        4.4.2 部分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第39-40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效果的策略分析第40-50页
    5.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第40-43页
        5.1.1 完善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法律保障第40-41页
        5.1.2 把国家助学贷款的中心从高校转移至生源地贷款第41-43页
    5.2 提高银行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第43-44页
        5.2.1 地方政府、高校应与更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第43页
        5.2.2 加强地方政府、银行和高校的培训第43-44页
        5.2.3 制定切实可行措施降低贷款违约率第44页
    5.3 完善高校贷款主体的管理责任建设第44-46页
        5.3.1 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第45页
        5.3.2 进一步强化贷后工作管理第45页
        5.3.3 构建多层次的资助体系第45-46页
    5.4 加大政策宣传,提升学生诚信意识第46-50页
        5.4.1 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力度第46-47页
        5.4.2 适时开展阶段性诚信教育第47-48页
        5.4.3 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构建第48-50页
结论与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Y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业务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山农村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