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我国传统知识数据库建设问题的法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1.1.1 选题依据第12-13页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页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范围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2章 传统知识数据库相关的基本法律概念第19-28页
    2.1 传统知识概念范畴的界定第19-23页
        2.1.1 传统知识的性质第19-20页
        2.1.2 传统知识的特性使其不易被定义第20-21页
        2.1.3 国际立法针对传统知识概念的界定与讨论第21-23页
    2.2 相关概念澄清第23-25页
        2.2.1 遗传资源第23-24页
        2.2.2 生物剽窃与生物探勘第24-25页
        2.2.3 不良专利第25页
    2.3 数据库的相关概述第25-27页
        2.3.1 数据库的概念第26页
        2.3.2 数据库的分类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代表性国家传统知识数据库建设的发展现状第28-41页
    3.1 传统知识作为在先技术的重要性第28-30页
        3.1.1 将传统知识作为在先技术第28页
        3.1.2 美国、日本、欧洲与专利合作条约中在先技术的规定第28-30页
    3.2 我国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建设的设计框架第30-33页
        3.2.1 传统知识数据库建构目标第31页
        3.2.2 传统知识数据库中的资讯第31-32页
        3.2.3 传统知识纳入数据库的标准第32页
        3.2.4 传统知识数据库的类型第32-33页
        3.2.5 传统知识数据库的使用管理第33页
    3.3 传统知识数据库的建构经验及比较第33-38页
        3.3.1 加拿大怒那维克(Nunavik)传统知识数据库第33-34页
        3.3.2 委内瑞拉的拜尔鲁拉(BioZulua)数据库第34-35页
        3.3.3 印度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TKDL)第35-37页
        3.3.4 印度蜜蜂网络(Honey Bee Network)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1页
第4章 我国传统知识数据库建设的主要法律争议及释解第41-53页
    4.1 有关传统知识保护的争议第41-45页
        4.1.1 赞成保护传统知识一方的论点第41-43页
        4.1.2 质疑传统知识需要受到保护的论点第43-45页
    4.2 在知识产权语境下构建传统知识数据库的困扰第45-48页
        4.2.1 传统知识所有权归属问题第45-46页
        4.2.2 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与传统知识保护的冲突第46-47页
        4.2.3 以数据库保护传统知识存在的弊端第47-48页
    4.3 传统知识数据库建设的模式选择第48-51页
        4.3.1 积极性保护模式第48-50页
        4.3.2 消极性保护模式第50页
        4.3.3 两种保护模式的整合与探讨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我国传统知识数据库建设的法律建议第53-63页
    5.1 调整立法以保护传统知识之可能第53-58页
        5.1.1 防御性保护——调整专利制度及创设新制度第53-55页
        5.1.2 知识产权制度以外的积极性保护制度第55-58页
    5.2 我国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建设应回避制度风险第58-60页
        5.2.1 不违背事先知情同意机制第58-59页
        5.2.2 建构与国际水平相当的传统知识分类系统第59-60页
    5.3 需要跨界的技术支持和对持有者法律保护理念的培养第60-62页
        5.3.1 传统知识持有者的支持第60页
        5.3.2 传统知识数据库管理者的配合第60-61页
        5.3.3 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支持第61-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内在价值评估研究
下一篇:环境税费对火电企业的成本影响及其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