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生物化学论文

喀斯特典型生态系统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土壤酶活性的重要作用第9-12页
        1.1.1 土壤酶在碳、氮、磷、硫生物循环中的作用第9-10页
        1.1.2 土壤酶对评价土壤质量的指示作用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1 土壤酶的概述第12页
        1.2.2 土壤酶的起源和分类第12-13页
        1.2.3 土壤酶的功能第13-14页
        1.2.4 土壤酶活性影响因素第14-16页
        1.2.5 土壤酶活性分布特征第16页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4 研究展望第17-18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18-23页
    2.1 研究地区概况第18页
        2.1.1 木伦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第18页
        2.1.2 华山人工林自然概况第18页
    2.2 试验设计第18-19页
        2.2.1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样品采集第18-19页
        2.2.2 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土壤样品采集第19页
    2.3 技术路线图第19-20页
    2.4 试验测定方法第20-22页
        2.4.1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第20页
        2.4.2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第20-22页
    2.5 数据统计分析第22-23页
第三章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第23-37页
    3.1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属性的变化第23-26页
        3.1.1 土壤容重和pH第23页
        3.1.2 土壤质地第23-24页
        3.1.3 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碳氮比第24-25页
        3.1.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第25-26页
    3.2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上壤碳循环酶活性的差异性响应第26-28页
        3.2.1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第26-27页
        3.2.2 喀斯特地区土壤碳循环酶活性特征第27-28页
        3.2.3 土壤碳循环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第28页
    3.3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转化酶活性特征第28-31页
        3.3.1 喀斯特山区土壤氮循环酶活性的变化第28-29页
        3.3.2 土壤氮循环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29-30页
        3.3.3 土壤氮循环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第30-31页
    3.4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磷酸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第31-33页
        3.4.1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第31-32页
        3.4.2 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第32-33页
    3.5 讨论第33-36页
        3.5.1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循环酶活性的变化及机理第33-34页
        3.5.2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循环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第34-35页
        3.5.3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磷循环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机理第35-36页
    3.6 小结第36-37页
        3.6.1 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循环水解酶和氧化酶活性特征第36页
        3.6.2 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氮循环酶活性特征第36页
        3.6.3 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磷循环酶活性特征第36-37页
第四章 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土壤酶活性特征差异及影响因子第37-56页
    4.1 喀斯特森林树种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第37-43页
        4.1.1 喀斯特森林下五种优势树种酶活性特征第37-38页
        4.1.2 喀斯特森林五种优势树种下土壤理化性质第38-39页
        4.1.3 喀斯特森林五种优势树种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第39-40页
        4.1.4 喀斯特森林树种酶活性变化特征第40-42页
        4.1.5 喀斯特森林优势树种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第42-43页
    4.2 非喀斯特森林树种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第43-48页
        4.2.1 非喀斯特森林树种土壤性质第43-45页
        4.2.2 非喀斯特森林优势树种酶活性特征第45-46页
        4.2.3 非喀斯特森林树种下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第46-47页
        4.2.4 非喀斯特森林优势树种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第47-48页
    4.3 喀斯特生态系统与非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胞外酶活性和主控因子的对比第48-52页
        4.3.1 喀斯特生态系统与非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胞外酶活性差异第48-51页
        4.3.2 树种、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类型土壤酶活性的相对贡献率第51-52页
    4.4 讨论第52-55页
        4.4.1 树种差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碳氮磷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52-53页
        4.4.2 喀斯特生态系统与非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差异第53-54页
        4.4.3 土壤类型、树种和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变异的影响第54-55页
    4.5 小结第55-56页
        4.5.1 树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55页
        4.5.2 土壤类型以及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55页
        4.5.3 树种、土壤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的贡献率第55-5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5.1 主要结论第56-57页
    5.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第57-58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碱化土地利用的技术模式及效果评价--以达拉特旗水稻项目为例
下一篇:基于低碳经济背景对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