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堡那木岗金铜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工作区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5 实物工作量及成果 | 第13-15页 |
1.5.1 实物工作量 | 第13页 |
1.5.2 主要成果 | 第13-15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26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23页 |
2.1.1 地层 | 第15-17页 |
2.1.2 构造 | 第17-19页 |
2.1.3 岩浆岩 | 第19-20页 |
2.1.4 变质作用 | 第20-23页 |
2.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23-24页 |
2.3 区域矿产分布 | 第24-26页 |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6-30页 |
3.1 地层 | 第26-27页 |
3.2 构造 | 第27-28页 |
3.3 岩浆岩 | 第28-30页 |
第4章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0-43页 |
4.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4.1.1 采样线、点布置 | 第30-31页 |
4.1.2 样品采集 | 第31页 |
4.1.3 样品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4.2 数据处理及图件编制 | 第32页 |
4.2.1 数据处理 | 第32页 |
4.2.2 图件编制方法 | 第32页 |
4.3 参数统计特征 | 第32-38页 |
4.3.1 元素背景含量特征 | 第33页 |
4.3.2 元素离散特征 | 第33-34页 |
4.3.3 正态分布趋势 | 第34-35页 |
4.3.4 单元素分布特征 | 第35-38页 |
4.4 元素共生组合特征 | 第38-43页 |
4.4.1 因子分析 | 第38-41页 |
4.4.2 聚类分析 | 第41-43页 |
第5章 异常的解释与评价 | 第43-69页 |
5.1 异常下限的确定 | 第43-45页 |
5.1.1 传统统计方法 | 第43-44页 |
5.1.2 盒须图法 | 第44-45页 |
5.2 单元素异常特征 | 第45-59页 |
5.2.1 单元素异常分带 | 第45页 |
5.2.2 单元素异常评价 | 第45-59页 |
5.3 元素综合异常评价 | 第59-69页 |
5.3.1 异常的圈定、分类及评序 | 第59-61页 |
5.3.2 异常特征评价 | 第61-69页 |
第6章 找矿预测 | 第69-71页 |
6.1 找矿靶区圈定原则 | 第69页 |
6.2 找矿靶区的圈定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