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管线工程论文

胶圈接口管道与土摩擦及滑动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6-17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20页
第2章 管-土相互作用的相关理论第20-27页
    2.1 土体本构模型第20-24页
        2.1.1 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及其修正第20-21页
        2.1.2 双参数弹性模型第21-22页
        2.1.3 弹塑性模型第22-24页
        2.1.4 接触面模型第24页
    2.2 管-土轴向变形模型第24-26页
        2.2.1 共同变形模型第24页
        2.2.2 相对变形模型第24-26页
        2.2.3 拟静力理论模型第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胶圈接口管道轴向摩阻力的试验研究第27-49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试验方案第27-34页
        3.2.1 试验目的第27页
        3.2.2 试验内容第27-29页
        3.2.3 试验方法第29-30页
        3.2.4 试验材料第30-31页
        3.2.5 试验仪器和设备第31-34页
    3.3 试验过程第34-47页
        3.3.1 土压力盒的标定及埋设第34-37页
        3.3.2 土工试验第37-40页
        3.3.3 覆土条件下胶圈接口管道试验第40-45页
        3.3.4 覆土条件下单根管道试验第45-46页
        3.3.5 不覆土条件下胶圈接口管道试验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管-土轴向摩阻力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9-70页
    4.1 胶圈接口管道的管-土轴向摩阻力分析第49-55页
        4.1.1 位移 20mm拉推加载时管-土轴向摩阻力分析第49-50页
        4.1.2 位移 60mm拉推加载时管-土轴向摩阻力分析第50-51页
        4.1.3 解除承口管端约束轴向拉动管道时管-土轴向摩阻力分析第51-52页
        4.1.4 解除承口管端约束,加载时承插接口管道相对位移分析第52-53页
        4.1.5 不同埋深条件下管土轴向阻力的分析第53-54页
        4.1.6 土压力变化趋势第54-55页
    4.2 单根管道管-土摩阻力分析第55-61页
        4.2.1 不同埋长条件下管-土轴向摩阻力第55-56页
        4.2.2 不同埋深条件下管-土轴向摩阻力第56-57页
        4.2.3 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管-土轴向摩阻力第57页
        4.2.4 不同接口类型管土轴向摩阻力研究第57-58页
        4.2.5 管-土轴向摩阻力随位移变化的简化模型第58-59页
        4.2.6 试验结果与管土摩阻力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59-61页
    4.3 不覆土条件下胶圈接口管道接口处力学性能的分析第61页
    4.4 胶圈接口管道管-土摩阻力受力过程分析第61-62页
    4.5 胶圈接口管道管-土轴向摩阻力试验结果的拟合分析第62-69页
        4.5.1 位移 20mm拉推循环试验数据拟合第62-65页
        4.5.2 位移 60mm拉推循环试验数据拟合第65-67页
        4.5.3 承口不固定管道拉推循环的试验数据拟合第67-69页
    4.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管土轴向作用数值模型分析第70-80页
    5.1 试验工况的数值模型分析第70-76页
        5.1.1 创建部件及部件属性第70页
        5.1.2 部件的拼装与分析部的建立第70页
        5.1.3 建立接触条件并施加荷载第70-71页
        5.1.4 模型网格划分第71页
        5.1.5 结果分析第71-76页
    5.2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和理论结果的比较第76页
    5.3 案例分析第76-79页
        5.3.1 模型的建立第76-77页
        5.3.2 案例结果分析第77-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6.1 结论第80页
    6.2 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致谢第85-86页
作者简介第86-87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乎随机占优方法下中国股票与基金投资业绩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