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育人的现实困惑与实现对策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4页 |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 1.4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4页 |
| 第2章 起源与嬗变:大学科研育人的历史起源 | 第24-33页 |
| 2.1 大学的起源 | 第24-25页 |
| 2.2 大学科研的起源 | 第25-26页 |
| 2.3 大学科研育人的起源与嬗变 | 第26-33页 |
| 第3章 冲突与困惑:高校科研育人的现状分析 | 第33-37页 |
| 3.1 高校科研:空前重视,作用空前 | 第33页 |
| 3.2 科研与育人:渐行渐远,走向分离 | 第33-37页 |
| 第4章 应然与必然:高校科研育人的职责使命 | 第37-43页 |
| 4.1 育人为本,高校科研理应立德树人 | 第37-38页 |
| 4.2 职责使然,高校科研必须同步育人 | 第38-43页 |
| 第5章 可行与运行:高校科研育人的机理探源 | 第43-48页 |
| 5.1 科研过程的育人机理 | 第43-45页 |
| 5.2 科研方法的育人机理 | 第45-46页 |
| 5.3 科研结果的育人机理 | 第46-48页 |
| 第6章 期望与路径:高校科研育人的对策建议 | 第48-51页 |
| 6.1 健全科研育人的体制机制 | 第48页 |
| 6.2 营造科研育人的政策环境 | 第48-49页 |
| 6.3 构建科研育人的评价体系 | 第49页 |
| 6.4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 第49-51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51-53页 |
| 7.1 本论文研究的结论 | 第51-52页 |
| 7.2 本论文研究的不足 | 第52页 |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个人简介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