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2007年—2016年淮安市语文中考命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10-14页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缘起第10-11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页
    四、研究成果第13-14页
第一章 教学评价与中考命题综论第14-20页
    第一节 教学评价第14-17页
        一、诊断性评价第14页
        二、形成性评价第14-15页
        三、总结性评价第15-17页
    第二节 总结性评价的隐患第17-20页
        一、应付差事型——为评价而评价第17页
        二、混淆概念型——为评价而教学第17-18页
        三、本末倒置型——重评价轻实践第18-20页
第二章 2007年——2016 年淮安市语文中考试卷题型分析第20-44页
    第一节 积累与运用第20-31页
        一、基础字词的考查第20-23页
        二、病句修改第23-26页
        三、综合性学习第26-28页
        四、名著阅读第28-29页
        五、古诗文默写第29-31页
    第二节 阅读理解第31-39页
        一、文言文阅读第31-32页
        二、诗歌阅读第32-33页
        三、现代文阅读第33-37页
        四、作文第37-39页
    第三节 淮安市语文试卷命题趋势第39-44页
        一、广度和深度加深第39-40页
        二、传统知识文化比重增加第40-41页
        三、作文批阅重头尾第41-44页
第三章 淮安市语文中考试卷特征分析第44-58页
    第一节 淮安市语文中考试卷的优点第44-52页
        一、重基础第44-46页
        二、重教材第46-48页
        三、注重本土文化第48-50页
        四、稳定性第50-51页
        五、人性化第51-52页
    第二节 淮安市语文中考试卷的不足第52-58页
        一、书写能力考察失真第52-54页
        二、口语交际考查缺失第54页
        三、创新性不足第54-56页
        四、联系性不足第56-58页
第四章 对淮安市中考语文试卷命题的几点建议第58-66页
    第一节 强化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第58-62页
        一、增加口语考试第58-59页
        二、增加书写分值第59-62页
    第二节 加强综合性学习考察第62-63页
    第三节 加强质疑能力的培养第63-66页
第五章 淮安市语文中考卷对课堂教学的启示第66-76页
    第一节 促进教师角色转换,变灌为导第66-69页
        一、从“灌输式”到“引导式”转变第66-67页
        二、从“权威者”到“平等者”第67-68页
        三、从“教书育人”到“刻苦钻研”第68-69页
    第二节 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第69-72页
        一、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第69-71页
        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第71-72页
    第三节 发挥中考导向作用,做好语文复习工作第72-76页
        一、做好复习计划,提高复习效率第72页
        二、重视基础知识,厚积薄发第72-74页
        三、加强写作训练,言之有物第74-76页
结语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附录一第82-84页
致谢第84-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BO2/AB1-xBxO3多铁材料磁电及其耦合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空间分辨辐射流探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