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东北贬谪诗人研究--以吴兆骞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贬谪文学溯源 | 第8-11页 |
第二节 贬谪文学特征 | 第11-13页 |
第三节 清初贬谪诗人及吴兆骞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清初东北贬谪诗人概略 | 第15-21页 |
第一节 清初贬谪诗人的时代背景 | 第15-17页 |
一、高压的统治手段 | 第15-16页 |
二、文字狱的兴起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清初东北贬谪诗人群体 | 第17-21页 |
一、函可与“冰天诗社” | 第17-18页 |
二、陈之遴、徐灿夫妇 | 第18-19页 |
三、吴兆骞与“七子之会”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清初东北贬谪诗人创作述论 | 第21-30页 |
第一节 清初东北贬谪诗人的景物抒情诗作 | 第21-24页 |
一、对白山黑水的歌咏 | 第21-22页 |
二、对山水田园的赞美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清初东北贬谪诗人的送别寄怀诗作 | 第24-26页 |
一、对被贬谪的感慨 | 第24-25页 |
二、对患难友人的勉励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清初东北贬谪诗人的塞外咏叹诗作 | 第26-27页 |
一、对塞外生活得感叹 | 第26-27页 |
二、对塞外战争的吟咏 | 第27页 |
第四节 清初东北贬谪诗作的艺术特征 | 第27-30页 |
一、消极悲观的风格 | 第27-29页 |
二、悲壮幽怨的意象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清初东北贬谪诗人代表吴兆骞 | 第30-54页 |
第一节 吴兆骞的江南时期 | 第30-35页 |
一、吴兆骞的江南生活 | 第30-31页 |
二、吴兆骞的往来关系 | 第31-33页 |
三、吴兆骞的初期作品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吴兆骞遭遇人生贬谪 | 第35-41页 |
一、科场案发 | 第35-37页 |
二、狱中创作 | 第37-40页 |
三、戍途感叹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吴兆骞的塞外时期 | 第41-50页 |
一、塞外生活 | 第41-44页 |
二、塞外诗作 | 第44-47页 |
三、塞外风格 | 第47-50页 |
第四节 吴兆骞贬谪诗艺术表现特征 | 第50-54页 |
一、雄浑苍凉的诗歌格调 | 第50-51页 |
二、悲怆苍凉的诗歌意境 | 第51页 |
三、学者化创作倾向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8页 |
一、贬谪诗作在清初诗坛的影响 | 第54-55页 |
二、贬谪诗人在东北文学史上的意义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