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新时期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耕地非农化问题研究第10-12页
        1.2.2 国内耕地非农化问题的研究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3-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页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第14-16页
        1.4.1 创新之处第14页
        1.4.2 不足之处第14-16页
第二章 山东省耕地非农化情况概述第16-25页
    2.1 山东省土地资源概况第16-18页
        2.1.1 山东省基本情况第16-17页
        2.1.2 土地利用结构第17-18页
        2.1.3 土地后备资源情况第18页
    2.2 山东省耕地非农化现状第18-21页
        2.2.1 耕地变化分析第18-20页
        2.2.2 粮作面积变化分析第20-21页
    2.3 山东省耕地非农化特点第21-25页
        2.3.1 山东省耕地非农化时间变化特征第21-23页
        2.3.2 山东省耕地非农化空间变化特征第23-24页
        2.3.3 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去向第24-25页
第三章 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影响因素分析第25-29页
    3.1 耕地非农化驱动概述第25-27页
        3.1.1 经济发展因素第25页
        3.1.2 社会发展因素第25-26页
        3.1.3 政策机制因素第26-27页
    3.2 耕地非农化及其防范的经济学分析第27-29页
        3.2.1 耕地非农化的经济学分析第27-28页
        3.2.2 经济学角度防范耕地非农化第28-29页
第四章 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第29-34页
    4.1 模型构建第29页
    4.2 指标的选取第29-30页
    4.3 测算结果分析第30-32页
    4.4 总结分析第32-34页
第五章 防止耕地非农化的对策与措施第34-38页
    5.1 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机制第34-35页
        5.1.1 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第34页
        5.1.2 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健全流转机制第34-35页
        5.1.3 建立耕地保护激励制度第35页
    5.2 完善考核制度,建立土地使用引导制度第35-36页
        5.2.1 完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第35-36页
        5.2.2 合理引导土地走向第36页
    5.3 建立科学土地估价机制,合理评估耕地价值第36-37页
    5.4 优化耕地利用技术水平,提高土地生产率第37-38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工作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BC银行法人客户授信管理研究
下一篇:DB再担保公司再担保体系的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