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注浆材料的发展 | 第14页 |
1.2.2 水泥复合浆液性能控制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3 注浆理论的研究 | 第16-18页 |
1.2.4 注浆扩散模型试验研究 | 第18-19页 |
1.2.5 注浆扩散数值仿真研究 | 第19-20页 |
1.2.6 注浆技术工程应用 | 第20-2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2 岩溶地基注浆浆液性能控制室内试验研究 | 第23-43页 |
2.1 概述 | 第23-26页 |
2.1.1 试验原料 | 第23-25页 |
2.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25页 |
2.1.3 试样制备 | 第25-26页 |
2.2 初凝时间控制试验研究 | 第26-30页 |
2.2.1 试验目的 | 第26页 |
2.2.2 初凝时间试验方法步骤 | 第26-27页 |
2.2.3 试验方案 | 第27页 |
2.2.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7-30页 |
2.3 析水性能控制试验研究 | 第30-33页 |
2.3.1 试验目的 | 第30-31页 |
2.3.2 析水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31页 |
2.3.3 试验方案 | 第31-32页 |
2.3.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2.4 黏结性能可控型注浆浆液配合比初步方案 | 第33-35页 |
2.4.1 水灰比优化设计分析 | 第33-34页 |
2.4.2 外加剂优选设计分析 | 第34页 |
2.4.3 优化结果 | 第34-35页 |
2.5 浆液流动性试验研究 | 第35-39页 |
2.5.1 试验目的 | 第35页 |
2.5.2 流动度试验方法步骤 | 第35-36页 |
2.5.3 试验方案 | 第36页 |
2.5.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2.6 基于黏结性能可控下可泵期优化结果 | 第39-40页 |
2.7 流变参数测定 | 第40-42页 |
2.7.1 试验目的 | 第40页 |
2.7.2 流变参数测试方法与步骤 | 第40-41页 |
2.7.3 试验结果 | 第41-42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3 单裂隙注浆扩散半径数值模型研究 | 第43-57页 |
3.1 水平单裂隙牛顿浆液扩散理论模型 | 第43-47页 |
3.1.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43页 |
3.1.2 模型的推导 | 第43-47页 |
3.2 数值分析方法概述 | 第47-50页 |
3.2.1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及Fluent简介 | 第47-48页 |
3.2.2 Fluent软件构成 | 第48-49页 |
3.2.3 Fluent流体仿真步骤 | 第49-50页 |
3.3 单裂隙注浆扩散模型建立 | 第50-55页 |
3.3.1 计算模型的选择与参数的指定 | 第50-53页 |
3.3.2 数值模拟验证 | 第53-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4 注浆参数对浆液扩散规律影响研究 | 第57-81页 |
4.1 裂隙开度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57-63页 |
4.1.1 模型参数 | 第57-58页 |
4.1.2 速度场 | 第58-60页 |
4.1.3 进浆速率 | 第60-62页 |
4.1.4 扩散半径 | 第62-63页 |
4.2 注浆孔半径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63-66页 |
4.2.1 模型参数 | 第63页 |
4.2.2 进浆速率 | 第63-65页 |
4.2.3 扩散半径 | 第65-66页 |
4.3 裂隙入口压力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66-69页 |
4.3.1 模型参数 | 第66页 |
4.3.2 进浆速率 | 第66-68页 |
4.3.3 扩散半径 | 第68-69页 |
4.4 浆液性能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69-73页 |
4.4.1 模型参数 | 第69-71页 |
4.4.2 进浆速率 | 第71-72页 |
4.4.3 扩散半径 | 第72-73页 |
4.5 裂隙倾角对浆液扩散的影响研究 | 第73-79页 |
4.5.1 模型参数 | 第73页 |
4.5.2 倾斜裂隙数值模型 | 第73-74页 |
4.5.3 压力场 | 第74-76页 |
4.5.4 扩散半径 | 第76-7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5 工程应用研究 | 第81-103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81-84页 |
5.1.1 工程区气候特征 | 第82页 |
5.1.2 工程地质特征 | 第82-84页 |
5.2 工程方案 | 第84-88页 |
5.2.1 工程处置方案 | 第84-86页 |
5.2.2 注浆施工参数确定 | 第86-88页 |
5.3 注浆施工 | 第88-93页 |
5.3.1 钻孔 | 第88页 |
5.3.2 搅拌及泵送工艺 | 第88-91页 |
5.3.3 注浆监测 | 第91-93页 |
5.4 注浆效果检测 | 第93-102页 |
5.4.1 简易压水试验 | 第93-95页 |
5.4.2 钻孔取芯 | 第95页 |
5.4.3 地质雷达探测 | 第95-10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6.1 结论 | 第103-104页 |
6.2 展望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9-11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