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老年人的广州市三级医院可达性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30页 |
1.2.1 相关概念 | 第18-23页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1.2.4 研究评述 | 第29-30页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3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32-3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33-35页 |
1.5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35-38页 |
1.5.1 研究区概况 | 第35-37页 |
1.5.2 数据来源 | 第37-38页 |
第二章 广州市老年人口特征及出行调查 | 第38-67页 |
2.1 广州市老年人口特征 | 第38-47页 |
2.1.1 老年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 第38-42页 |
2.1.2 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第42-47页 |
2.2 预测老年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 第47-51页 |
2.3 广州市老年人出行特征分析 | 第51-67页 |
2.3.1 老年人出行调查设计 | 第51-54页 |
2.3.2 老年人日常出行特征分析 | 第54-60页 |
2.3.3 老年人就医特征分析 | 第60-67页 |
第三章 广州市三级医院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 第67-79页 |
3.1 广州市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范围划分 | 第67-70页 |
3.2 广州市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分析 | 第70-73页 |
3.3 广州市三级医院服务质量评价 | 第73-79页 |
第四章 广州市三级医院可达性分析 | 第79-98页 |
4.1 基于最近距离的就医空间可达性分析 | 第80-84页 |
4.2 可达性模型改进思路 | 第84-86页 |
4.2.1 潜能模型分析的不足之处 | 第84-85页 |
4.2.2 潜能模型的改进思路 | 第85-86页 |
4.3 可达性模型改进过程 | 第86-92页 |
4.3.1 多种交通方式下老年人就医出行极限 | 第86-87页 |
4.3.2 多种出行方式下老年人口比例 | 第87-88页 |
4.3.3 多种出行方式下通行时间数据搜集与处理 | 第88-92页 |
4.4 基于改进模型的就医时空可达性计算 | 第92-98页 |
第五章 可达性优化策略 | 第98-108页 |
5.1 广州市三级医院布局优化策略 | 第98-101页 |
5.2 广州市公共交通网络布局优化策略 | 第101-10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8-11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08-109页 |
6.2 讨论与展望 | 第109-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121页 |
附录 | 第121-143页 |
附录1 问卷 | 第121-124页 |
附录2 三级医院服务能力指数表 | 第124-127页 |
附录3 医院服务质量评分表 | 第127-132页 |
附录4 候车服务水平统计表 | 第132-138页 |
附录5 百度地图获取OD数据代码 | 第138-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