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4-21页 |
1 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肝病的认识 | 第14-15页 |
1.1 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 | 第14页 |
1.2 酒精性肝病的疾病负担 | 第14-15页 |
2 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的认识 | 第15页 |
3 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肝炎的认识 | 第15-16页 |
4 酒精性肝炎患者营养不良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4.1 酒精性肝炎患者营养不良特征 | 第16页 |
4.2 AH患者营养不良的病因病机 | 第16页 |
4.3 酒精性肝炎营养不良的危害 | 第16-17页 |
5 酒精性肝炎患者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5.1 酒精性肝炎营养不良筛查与评估 | 第17-18页 |
5.2 酒精性肝炎营养干预 | 第18-21页 |
5.2.1 营养干预方式 | 第18-19页 |
5.2.2 营养素供给标准 | 第19页 |
5.2.3 营养干预效果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1-37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2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3 研究类型 | 第21页 |
4 研究对象 | 第21-23页 |
4.1 研究样本来源 | 第21页 |
4.2 样本量计算 | 第21页 |
4.3 随机分组方法 | 第21页 |
4.4 诊断标准 | 第21-22页 |
4.4.1 酒精性肝炎诊断标准 | 第22页 |
4.4.2 营养不良筛查标准 | 第22页 |
4.4.3 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 第22页 |
4.5 病例纳入、排除和脱落标准 | 第22-23页 |
5 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5.1 干预方法 | 第23-24页 |
5.2 评价指标与方法 | 第24-25页 |
5.2.1 疗效性指标 | 第24-25页 |
5.2.1.1 人体测量学指标 | 第24-25页 |
5.2.1.2 实验室指标 | 第25页 |
5.2.1.3 营养不良发生率 | 第25页 |
5.2.2 安全性指标 | 第25页 |
5.3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第25页 |
5.4 研究质量控制 | 第25-26页 |
5.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6 研究结果 | 第28-32页 |
6.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第28-29页 |
6.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体质指数比较 | 第29页 |
6.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比较 | 第29页 |
6.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上臂肌围(AMC)比较 | 第29-30页 |
6.5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 | 第30页 |
6.6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 | 第30-31页 |
6.7 干预后两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 | 第31页 |
6.8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 | 第31-32页 |
7 讨论 | 第32-37页 |
7.1 酒精性肝炎患者个体化营养干预的意义 | 第32-33页 |
7.2 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对酒精性肝炎患者人体测量指标的影响 | 第33-34页 |
7.3 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对酒精性肝炎患者血清白蛋白的影响 | 第34-35页 |
7.4 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对酒精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附录 | 第42-49页 |
附录1 缩略词说明 | 第42-43页 |
附录2 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 第43-44页 |
附录3 AUDIT调查表 | 第44-45页 |
附录4 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 | 第45-46页 |
附录5 人体测量学指标记录表 | 第46-47页 |
附件6 研究知情同意书 | 第47-48页 |
附录7 患者承诺书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