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思路 | 第13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1.5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21页 |
2.1 基本概念含义辨析 | 第15页 |
2.2 财务共享服务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3 财务管理模式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长虹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 第21-29页 |
3.1 长虹集团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3.2 长虹集团财务管理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3.3 长虹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3.3.1 财务组织架构职能职责混乱 | 第23页 |
3.3.2 会计核算信息不够及时准确 | 第23-24页 |
3.3.3 预算管理脱节刚性控制不足 | 第24页 |
3.3.4 财务分析难以满足决策支持 | 第24-25页 |
3.3.5 内部控制制度难以有效落地 | 第25页 |
3.4 长虹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3.4.1 职能型财务架构不能适应新变化 | 第25-26页 |
3.4.2 会计政策和流程分散制订不统一 | 第26页 |
3.4.3 信息系统不能满足财务会计需要 | 第26-27页 |
3.4.4 财务分析未能深入了解业务动因 | 第27-28页 |
3.4.5 集团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完善 | 第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长虹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构建设计 | 第29-58页 |
4.1 设计新型财务管理模式 | 第29-33页 |
4.1.1 重新定位财务职能 | 第29页 |
4.1.2 启动变革财务架构 | 第29页 |
4.1.3 重新分工财务职责 | 第29-31页 |
4.1.4 再造财务管控体系 | 第31-32页 |
4.1.5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 第32-33页 |
4.1.6 财务总监重心转移 | 第33页 |
4.2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 第33-46页 |
4.2.1 制定统一标准 | 第33-38页 |
4.2.2 搭建信息系统 | 第38-42页 |
4.2.3 注重落地实施 | 第42-46页 |
4.3 夯实业务财务部门职责 | 第46-51页 |
4.3.1 财务预算 | 第46-47页 |
4.3.2 运营管理 | 第47-49页 |
4.3.3 信用管理 | 第49-50页 |
4.3.4 成本管理 | 第50-51页 |
4.4 挖掘战略财务部门潜能 | 第51-56页 |
4.4.1 财务管理 | 第51-53页 |
4.4.2 税务管理 | 第53-54页 |
4.4.3 资金管理 | 第54-55页 |
4.4.4 资本运作 | 第55-56页 |
4.5 鼓励财务经营创造价值 | 第56-57页 |
4.5.1 输出管理成果 | 第56页 |
4.5.2 设计财税架构 | 第56-57页 |
4.5.3 实施财务经营 | 第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长虹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实施效果 | 第58-62页 |
5.1 形成了统一的核算平台 | 第58页 |
5.2 提高了核算的效率效果 | 第58-59页 |
5.3 加强了集团的风险管控 | 第59-60页 |
5.4 增加了公司的经济效益 | 第60页 |
5.5 提升了长虹的品牌价值 | 第60-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2-64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2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
读硕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