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吉林省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17页
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7-21页
    1.1 相关概念界定第17-18页
        1.1.1 土地流转第17页
        1.1.2 农户收入第17-18页
        1.1.3 规模经济第18页
    1.2 理论基础第18-21页
        1.2.1 产权理论第18-19页
        1.2.2 制度变迁理论第19-20页
        1.2.3 地租理论第20-21页
2 吉林省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1-31页
    2.1 调研地区土地流转总体概况第21-24页
        2.1.1 农户自然情况第21-22页
        2.1.2 农户收入情况第22-23页
        2.1.3 农户土地流转情况第23-24页
    2.2 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现状第24-28页
        2.2.1 土地流转带来明显的增收效果第24-25页
        2.2.2 土地流转拓宽了农民获益渠道第25-26页
        2.2.3 高收益提高了农民流转积极性第26-28页
    2.3 土地流转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存在的问题第28-31页
        2.3.1 流转规模小第28页
        2.3.2 流转意愿低第28页
        2.3.3 流转期限短第28-29页
        2.3.4 流转行为不规范第29页
        2.3.5 流转价格不合理第29-30页
        2.3.6 流转方式过于单一第30-31页
3 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1-38页
    3.1 流转规模第31-32页
    3.2 流转模式第32-33页
    3.3 流转价格第33-34页
    3.4 流转方式第34-35页
    3.5 流转期限第35-38页
4 吉林省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8-45页
    4.1 数据来源及模型建立第38-39页
        4.1.1 数据来源第38页
        4.1.2 模型建立第38-39页
    4.2 模型检验第39-42页
        4.2.1 土地流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第39-41页
        4.2.2 土地流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第41-42页
    4.3 实证结果分析第42-45页
        4.3.1 流转规模倍增效应第43页
        4.3.2 流转价格传递效应第43页
        4.3.3 流转期限弱化效应第43-45页
5 结论与对策第45-51页
    5.1 结论第45-46页
    5.2 对策建议第46-51页
        5.2.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第46-47页
        5.2.2 鼓励农民多种方式流转土地第47-48页
        5.2.3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第48页
        5.2.4 健全土地流转相关法律第48-49页
        5.2.5 提高农民就业水平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第54-57页
致谢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生物质原料和制备温度对生物炭物理化学特征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土地流转收益的农民工市民化个人成本分担研究--以河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