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构造运动论文

龙泉群形成时代与构造属性及对华夏地块演化的限定

致谢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引言第13-18页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第13-15页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15-16页
    1.3 研究工作量及创新点第16-18页
2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第18-32页
    2.1 华南前寒武纪及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第18-23页
    2.2 浙西南古老变质岩系第23-27页
        2.2.1 变质岩群划分演变第23-26页
        2.2.2 八都群第26-27页
        2.2.3 陈蔡群第27页
    2.3 龙泉群地质概况第27-32页
3 龙泉群剖面地层发育特征第32-48页
    3.1 典型剖面描述第32-47页
        3.1.1 万山-黄弄剖面第32-41页
        3.1.2 大坑程-青坑剖面第41-47页
    3.2 龙泉群岩石单元特征第47-48页
4 龙泉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原岩类型与形成构造环境第48-77页
    4.1 样品的岩相学特征第48-53页
        4.1.1 副变质岩样品的岩相学特征第48-52页
        4.1.2 斜长角闪岩样品的岩相学特征第52-53页
    4.2 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方法第53页
    4.3 龙泉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第53-67页
        4.3.1 副变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第53-60页
        4.3.2 斜长角闪岩主微量元素特征第60-64页
        4.3.3 斜长角闪岩微量元素特征指示意义第64-67页
    4.4 龙泉群原岩类型及构造环境判别第67-75页
        4.4.1 龙泉群副变质岩原岩类型及构造环境判别第67-72页
        4.4.2 斜长角闪岩原岩类型及构造环境判别第72-75页
    4.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5 副变质岩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物源区分析第77-105页
    5.1 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样品的岩相学特征第77-80页
    5.2 地质年代学分析测试方法第80-81页
    5.3 碎屑锆石特征与年代学结果第81-88页
        5.3.1 样品碎屑锆石特征第81-84页
        5.3.2 碎屑锆石年代学结果第84-88页
    5.4 碎屑锆石物源区分析第88-103页
        5.4.1 华南地块内部源区探讨第88-94页
        5.4.2 华夏地块沉积岩、副变质岩碎屑锆石特征对比第94-98页
        5.4.3 华南地块外部物源区分析第98-103页
    5.5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6 早古生代华夏地块构造背景及演化分析第105-113页
    6.1 龙泉群对浙江早古生代火山弧的制约第105-109页
    6.2 早古生代华夏地块演化过程讨论第109-113页
7 结论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50页
作者简介第150-151页
附录第151-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山关系及构造演化过程
下一篇:生态补碘与地域分异--以浙江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