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跨既有铁路线连续箱梁桥转体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引言第13页
        1.1.1 桥梁转体施工的优越性第13页
        1.1.2 在转体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不利情况第13页
    1.2 桥梁转体施工简介第13-17页
        1.2.1 桥梁转体施工概念第13-14页
        1.2.2 桥梁转体施工的发展历程第14-17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转体系统工艺质量控制要点研究第19-28页
    2.1 工程背景第19-20页
        2.1.1 工程概况第19页
        2.1.2 铁路现状及建设概况第19-20页
    2.2 转体T构梁的基本情况第20-23页
    2.3 转体系统工艺质量控制要点第23-26页
        2.3.1 上、下球铰第23-24页
        2.3.2 下盘(下承台)第24页
        2.3.3 转体上盘第24页
        2.3.4 撑脚及滑道第24页
        2.3.5 牵引索第24页
        2.3.6 牵引反力座第24-25页
        2.3.7 转体牵引体系第25-26页
        2.3.8 助推系统第26页
        2.3.9 微调系统第26页
    2.4 转体系统的临时约束固定及永久封固第26-28页
        2.4.1 上下转盘临时约束固定第26页
        2.4.2 永久固结第26-28页
第三章 桥梁转体方案研究第28-39页
    3.1 桥梁转体控制流程第28-29页
    3.2 桥梁转体准备第29-34页
        3.2.1 称重试验第29-32页
        3.2.2 牵引系统第32-34页
        3.2.3 转体牵引力、钢绞线安全系数计算第34页
    3.3 转体时间计算及封锁计划第34-35页
    3.4 桥梁转体第35-39页
        3.4.1 转体工作步骤第35页
        3.4.2 转体过程控制第35-36页
        3.4.3 转体平转技术指标第36-37页
        3.4.4 转体施工的精确定位控制措施第37页
        3.4.5 转体过程中限位控制第37页
        3.4.6 转体到位后球铰的约束固定第37页
        3.4.7 施工监控内容第37-38页
        3.4.8 转体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第38-39页
第四章 桥梁转体施工质量控制控制要点及措施第39-42页
    4.1 劳动力安排第39页
    4.2 施工机械设备及机具安排第39-40页
    4.3 混凝土质量控制第40-41页
    4.4 预应力的控制第41-42页
第五章 桥梁转体施工安全风险研究及应急预案设计第42-62页
    5.1 施工的风险评价第42-48页
        5.1.1 转体施工风险评价方法的现状第42页
        5.1.2 风险评价—改进后的风险矩阵法第42-48页
    5.2 施工安全风险研判及控制对策措施第48-49页
        5.2.1 施工路材路料管理第48页
        5.2.2 施工机械管理第48-49页
        5.2.3 施工地段的设备巡检第49页
        5.2.4 施工人员培训第49页
        5.2.5 既有设备设施防护第49页
    5.3 劳动安全风险研判及控制对策措施第49-53页
        5.3.1 机车车辆伤害第49页
        5.3.2 触电伤害第49-50页
        5.3.3 高处坠落伤害第50-51页
        5.3.4 物体打击伤害第51页
        5.3.5 机械伤害第51-52页
        5.3.6 起重伤害第52-53页
        5.3.7 危险化学品装卸及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伤害第53页
    5.4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第53-55页
        5.4.1 安全组织措施第53页
        5.4.2 安全保证体系第53-55页
    5.5 应急预案设计第55-62页
        5.5.1 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第56-58页
        5.5.2 应对紧急情况的准备工作第58-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6.1 结论第62页
    6.2 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预制T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抗弯性能研究
下一篇:韩墩引黄灌区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与适宜控制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