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理论总结 | 第11页 |
1.3.2 实地调研 | 第11页 |
1.3.3 学科综合 | 第11-12页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4.1 国内外社区公园景观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4.2 国内外关于场所记忆的研究 | 第15-18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8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19-3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2页 |
2.1.1 社区公园 | 第19-20页 |
2.1.2 场所记忆 | 第20-22页 |
2.2 构建场所记忆的相关理论 | 第22-27页 |
2.2.1 符号学设计理论 | 第22-25页 |
2.2.2 格式塔设计理论 | 第25-27页 |
2.3 场所记忆的景观形态表达 | 第27-35页 |
2.3.1 记忆形状的表达 | 第27-30页 |
2.3.2 记忆路径的表达 | 第30-31页 |
2.3.3 记忆层次的表达 | 第31-34页 |
2.3.4 科技与材料的表达 | 第34-35页 |
2.4 场所记忆与社区公园的相互关系 | 第35-36页 |
2.4.1 场所记忆对社区公园的影响 | 第35-36页 |
2.4.2 社区公园的是场所记忆的重要载体 | 第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基于场所记忆的上海霍山公园调查研究 | 第37-54页 |
3.1 霍山公园基本状况及其记忆概述 | 第37-43页 |
3.1.1 霍山公园周边场所记忆及其现状 | 第37-41页 |
3.1.2 霍山公园内部场所记忆及其现状 | 第41-43页 |
3.2 霍山公园场所记忆调查 | 第43-51页 |
3.2.1 霍山公园场所记忆熟知度初步调查 | 第44-46页 |
3.2.2 霍山公园场所记忆与使用者相关性分析 | 第46-47页 |
3.2.3 霍山公园场所记忆与使用功能相关性分析 | 第47-51页 |
3.3 基于场所记忆的霍山公园调查结果对其设计的指导 | 第51-53页 |
3.3.1 霍山公园场所记忆现存问题总结 | 第51-52页 |
3.3.2 霍山公园调查分析结果对设计的指导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场所记忆景观设计在霍山公园中的运用 | 第54-80页 |
4.1 霍山公园场所记忆景观设计要求与原则 | 第54-55页 |
4.1.1 设计要求 | 第54页 |
4.1.2 设计原则 | 第54-55页 |
4.1.3 设计意义 | 第55页 |
4.2 霍山公园场所记忆景观设计思路 | 第55-58页 |
4.2.1 设计思路 | 第55-56页 |
4.2.2 设计主题 | 第56-57页 |
4.2.3 设计愿景 | 第57-58页 |
4.3 霍山公园场所记忆景观设计表达 | 第58-61页 |
4.3.1 基本形状的表达 | 第58-59页 |
4.3.2 构成主义的置入 | 第59页 |
4.3.3 相关元素的提炼 | 第59-60页 |
4.3.4 记忆路径的设置 | 第60页 |
4.3.5 记忆场景的营造 | 第60-61页 |
4.4 霍山公园场所记忆景观设计内容 | 第61-79页 |
4.4.1 范围及概述 | 第61-62页 |
4.4.2 整体布局 | 第62-65页 |
4.4.3 交通系统 | 第65-67页 |
4.4.4 景观节点与细节设计 | 第67-73页 |
4.4.5 种植设计 | 第73-75页 |
4.4.6 公共设施 | 第75-78页 |
4.4.7 道路铺装 | 第78-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5.1 结论 | 第80-81页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1-82页 |
5.2.1 研究不足 | 第81页 |
5.2.2 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录1 基于场所记忆霍山公园调查问卷(中英版) | 第86-88页 |
附录2 霍山公园景观植物配置设计说明 | 第88-91页 |
附录3 霍山公园铺装设计说明 | 第91-92页 |
附录4 霍山公园设计附图 | 第9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