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综合述评 | 第11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反腐败理论基础及制度框架 | 第13-19页 |
2.1 腐败与反腐败的概念 | 第13-14页 |
2.2 体制、机制、制度的概念 | 第14页 |
2.3 国内外主要反腐败理论 | 第14-16页 |
2.4 国内外主要反腐败机制 | 第16-17页 |
2.5 我国反腐败体制机制顶层设计 | 第17页 |
2.6 我国反腐败理论及制度基础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国有企业腐败特点及反腐现状分析 | 第19-22页 |
3.1 国有企业的概念界定 | 第19页 |
3.2 国有企业腐败特点 | 第19-20页 |
3.3 国有企业反腐工作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2页 |
第四章 东航西北分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案例研究 | 第22-42页 |
4.1 反腐败组织机构 | 第22页 |
4.2 反腐败工作机制 | 第22页 |
4.3 预防腐败的基本做法 | 第22-24页 |
4.3.1 开展廉洁文化教育 | 第23页 |
4.3.2 构筑制度预防的“笼子” | 第23-24页 |
4.3.3 建设监督体系 | 第24页 |
4.4 惩治腐败的基本做法 | 第24-29页 |
4.4.1 监督执纪的基本程序 | 第24-26页 |
4.4.2 “四种形态”的实践运用 | 第26-28页 |
4.4.3 监督执纪工作基本经验 | 第28-29页 |
4.5 东航西北分公司反腐败工作效果评析 | 第29-39页 |
4.5.1 组织调研情况 | 第29-31页 |
4.5.2 问卷统计分析 | 第31-38页 |
4.5.3 评估与建议 | 第38-39页 |
4.6 现有预防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4.6.1 “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 | 第39-40页 |
4.6.2 监管制度体系有缺陷 | 第40-41页 |
4.6.3 监督执纪力量偏弱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加强国有企业反腐败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42-51页 |
5.1 健全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 第42-44页 |
5.1.1 摆正位置,理顺责任 | 第42-43页 |
5.1.2 完善机制,建好队伍 | 第43-44页 |
5.1.3 抓好执行,强化考核 | 第44页 |
5.2 完善对权力人的制约管控体系 | 第44-46页 |
5.2.1 选好用好干部 | 第44-45页 |
5.2.2 完善权力制衡机制 | 第45页 |
5.2.3 加强对权力人的日常监督 | 第45-46页 |
5.3 完善对腐败的立体预防体系 | 第46-49页 |
5.3.1 深化廉政文化建设 | 第46页 |
5.3.2 加强廉洁从业制度建设 | 第46-47页 |
5.3.3 重视科技反腐工作 | 第47-48页 |
5.3.4 建立巡察预警机制 | 第48-49页 |
5.4 强化对腐败的监督惩治体系 | 第49-51页 |
5.4.1 履行执纪职责 | 第49页 |
5.4.2 强化责任追究 | 第49-50页 |
5.4.3 实践“四种形态”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