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以舟山临城街道“城市驿站”创建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1.2 现实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页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5-18页
        1.4.1 文献分析法第15页
        1.4.2 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第15-18页
2 舟山市新城社区服务中心现状调研第18-28页
    2.1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第18-22页
        2.1.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仍显滞后,有待增“量”第18-19页
        2.1.2 高起点、高标准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多,有待增“质”第19-20页
        2.1.3 社区居民的认知度与参与度较低,有待增“高”第20-21页
        2.1.4 公共服务供给以政府为主,有待增“元”第21-22页
    2.2 舟山新城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瓶颈分析第22-28页
        2.2.1 瓶颈研判第22-25页
        2.2.2 原因分析第25-28页
3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第28-35页
    3.1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国际经验第28-31页
        3.1.1 美国的社区中心第28-29页
        3.1.2 新加坡邻里中心第29-30页
        3.1.3 温哥华社区服务中心第30-31页
    3.2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国内实践第31-33页
        3.2.1 南京河西新城社区服务中心第31-32页
        3.2.2 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第32-33页
    3.3 对舟山新城创建“城市驿站”的启示第33-35页
        3.3.1 明确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第33页
        3.3.2 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各类组织,增强社区参与力量第33-34页
        3.3.3 公共服务类型多样化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第34-35页
4 舟山临城街道“城市驿站”创建的举措与成效第35-43页
    4.1“城市驿站”创建的缘起第35-37页
        4.1.1 舟山新城社区管理服务架构基本形成第35页
        4.1.2“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成效显著第35-36页
        4.1.3 临城街道“城市驿站”的提出第36-37页
    4.2 临城街道“城市驿站”创建的举措及成效第37-43页
        4.2.1 规划引领,确定“城市驿站”发展目标第37页
        4.2.2 创新管理,建立多元治理机制第37-38页
        4.2.3 拓展功能,丰富居民生活第38-41页
        4.2.4 打造品牌,注重“城市驿站”文化传播第41-43页
5 创建“城市驿站”的对策建议第43-52页
    5.1 构建“四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第43-45页
        5.1.1 厘清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第43页
        5.1.2 强化财税政策支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第43-44页
        5.1.3 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第44-45页
    5.2 形成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第45-48页
        5.2.1 政府主导,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45页
        5.2.2 自治组织协同,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协作能力第45-46页
        5.2.3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第46-47页
        5.2.4 市场竞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第47页
        5.2.5 全民行动,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第47-48页
    5.3 建立全方位的合作保障机制第48-52页
        5.3.1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供给机制第48页
        5.3.2 构建社区资源共享共建机制第48-49页
        5.3.3 健全专业化的人才保障机制第49-50页
        5.3.4 完善对多元主体的监督机制第50-52页
6 结论和展望第52-53页
    6.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52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第55-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冷粘制鞋工艺对皮革中Cr(Ⅵ)含量的影响及其控制研究
下一篇:鱿鱼调理食品加工中品质控制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