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双耳时间差和强度差在声源定位效果上的感知测试与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各章节安排第13-14页
第2章 空间音频编码技术和感知特性第14-25页
    2.1 引言第14页
    2.2 心理声学基础第14-19页
        2.2.1 听阈和痛阈第15-16页
        2.2.2 声音的掩蔽效应第16-17页
        2.2.3 临界频带第17-19页
        2.2.4 基于传统心理声学模型的编码第19页
    2.3 空间心理声学与空间音频编码第19-24页
        2.3.1 双耳线索在空间中的定位作用第19-21页
        2.3.2 双耳线索的恰可感知差异值第21-22页
        2.3.3 空间音频编码第22-24页
    2.4 总结第24-25页
第3章 双耳强度差和双耳时间差的恰可感知差异值测试第25-40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测试人员的筛选第25-26页
    3.3 测试环境第26页
    3.4 改进的测听系统第26-30页
    3.5 测听音频信号第30-31页
        3.5.1 测听音频信号的频率选取第30页
        3.5.2 测听音频信号的方位选取第30-31页
        3.5.3 测听音频信号的强度设置第31页
    3.6 测听音频信号的制作第31-33页
    3.7 实验测听方法第33-34页
    3.8 实验测试步骤第34-37页
    3.9 测听系统的操作步骤第37-38页
    3.10 恰可感知差异值的曲线拟合第38-39页
        3.10.1 插值法第38-39页
        3.10.2 线性插值法第39页
    3.11 总结第39-40页
第4章 双耳时间差与强度差的感知特性数据处理与研究第40-46页
    4.1 原始数据的处理第40-41页
    4.2 数据图的分析第41-44页
        4.2.1 双耳强度差ILDs的阈值分析和对比第41-42页
        4.2.2 双耳时间差ITDs的阈值分析和对比第42-44页
    4.3 曲面拟合及其分析第44-46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46-48页
    5.1 工作总结第46页
    5.2 工作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APP技术的美容连锁公司客户服务系统应用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块状工件方位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