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传统产业设计创新--以广西瑶族织物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传统产业创新及其相关理论研究 | 第11-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3 研究基本思路 | 第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30页 |
2.1 产业链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4页 |
2.1.1 产业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1.2 产业链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1.3 产业链整合 | 第23-24页 |
2.2 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2.1.1 互联网 | 第24-25页 |
2.1.2 移动互联网 | 第25页 |
2.1.3 互联网平台 | 第25-26页 |
2.3 产品服务系统概念界定 | 第26-29页 |
2.3.1 产品服务系统的缘起及定义 | 第26页 |
2.3.2 产品服务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2.3.3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瑶族织物产业产品研发整合 | 第30-47页 |
3.1 瑶族织物类产品生产活动分析 | 第32-38页 |
3.1.1 产品设计活动 | 第33-37页 |
3.1.2 生产活动分析 | 第37-38页 |
3.2 瑶族织物手工艺人组织 | 第38-39页 |
3.2.1 手工艺人的竞争 | 第38-39页 |
3.2.2 手工艺人的合作 | 第39页 |
3.3 瑶族织物类产品的产品设计中信息交换 | 第39-40页 |
3.3.1 手工艺人与手工艺人的信息交换 | 第39页 |
3.3.2 手工艺人与销售者的信息交换 | 第39-40页 |
3.3.3 手工艺人与消费者的信息交换 | 第40页 |
3.4 系统化产品研发整合 | 第40-46页 |
3.4.1 织物类产品的需求分析与产品设计 | 第41-42页 |
3.4.2 生产织物类产品的先进技术融合 | 第42-44页 |
3.4.3 产品设计的信息传递 | 第44-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瑶族织物产业的服务系统设计 | 第47-57页 |
4.1 供应链整合与服务供应链整合 | 第47-50页 |
4.1.1 供应链整合 | 第47-48页 |
4.1.2 服务供应链 | 第48-50页 |
4.2 瑶族织物产业现有供应链分析 | 第50-53页 |
4.2.1 瑶族织物产业的供应链内部分析 | 第51页 |
4.2.2 瑶族织物产业的供应链外部分析 | 第51-52页 |
4.2.3 瑶族织物产业间的信息交换 | 第52-53页 |
4.3 服务设计方法整合织物产业服务供应链 | 第53-56页 |
4.3.1 服务供应链内部整合 | 第54-55页 |
4.3.2 服务供应链外部整合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瑶族织物产业产品服务系统 | 第57-82页 |
5.1 构建瑶族织物产业产品设计过程 | 第57-64页 |
5.1.1 织物类产品设计流程 | 第57-62页 |
5.1.2 织物类产品设计样品 | 第62-63页 |
5.1.3 织物类产品设计方法 | 第63-64页 |
5.1.4 瑶族织物产品创新中的组织关系 | 第64页 |
5.2 瑶族织物产业的服务系统设计 | 第64-77页 |
5.2.1 价值主张模型 | 第65页 |
5.2.2 创造价值的体系结构 | 第65-77页 |
5.2.3 利益模型 | 第77页 |
5.3 产品设计与服务设计的整合 | 第77-79页 |
5.3.1 产品设计与服务设计的交集 | 第78页 |
5.3.2 整合产品与服务组织 | 第78页 |
5.3.3 整合产品与服务的信息交换 | 第78-79页 |
5.4 瑶族织物产业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 第79-8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5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2页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82-8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附录一 | 第87-90页 |
附录二 | 第9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