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流域水污染治理 | 第10-11页 |
1.2.2 排污权初始分配 | 第11页 |
1.2.3 排污权交易的实践进展 | 第11-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1.4.1 论文的创新 | 第15页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排污权交易理论基础 | 第16-27页 |
2.1 产权理论 | 第16页 |
2.2 外部性理论 | 第16-25页 |
2.2.1 外部性内在化的庇古手段 | 第18-21页 |
2.2.2 外部性内在化的科斯手段 | 第21-24页 |
2.2.3 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的比较 | 第24-25页 |
2.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排污权初始分配的基本原理与现实应用 | 第27-33页 |
3.1 排污权初始分配原则 | 第27-28页 |
3.2 排污权初始分配的主要方式 | 第28-29页 |
3.2.1 免费分配方式 | 第28页 |
3.2.2 有偿分配方式 | 第28-29页 |
3.2.3 混合分配方式 | 第29页 |
3.3 排污权初始分配方式效率比较 | 第29-30页 |
3.4 我国排污权初始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3.4.1 免费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页 |
3.4.2 有偿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3.4.3 排污权初始分配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型 | 第33-39页 |
4.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第33-35页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5-38页 |
4.2.1 环境现状 | 第35-36页 |
4.2.2 经济发展 | 第36-37页 |
4.2.3 社会公平 | 第37页 |
4.2.4 科技水平 | 第37-38页 |
4.3 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型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太湖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案例分析 | 第39-48页 |
5.1 太湖流域简介 | 第39-40页 |
5.2 排污权初始分配值估算 | 第40-48页 |
5.2.1 递阶层次指标的建立 | 第41-42页 |
5.2.2 构建判断矩阵并检验 | 第42-45页 |
5.2.3 指标权重矩阵的标准化处理 | 第45-46页 |
5.2.4 分配方案估算结论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8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8-49页 |
6.2.1 排污权视角下的政策建议 | 第48-49页 |
6.2.2 流域管理视角下的政策建议 | 第49页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