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结构 | 第18-19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页 |
·研究结构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22-34页 |
·装备制造业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分类及特征 | 第22-24页 |
·装备制造业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4-25页 |
·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25-31页 |
·产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历史变迁 | 第25-26页 |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 第26-27页 |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第27-28页 |
·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 第28-31页 |
·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研究 | 第34-42页 |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 | 第34-35页 |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5-40页 |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35-36页 |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39页 |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总体发展水平分析——基于聚类分析法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确立 | 第42-48页 |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2-43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42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42-43页 |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方法的确立 | 第43-46页 |
·竞争力评价分析方法综述 | 第43-44页 |
·主成分分析方法概述 | 第44-45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第48-56页 |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第48页 |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第48-52页 |
·全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第52-53页 |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实证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意见建议 | 第56-60页 |
·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产业资金实力 | 第56页 |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 第56-57页 |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 第57页 |
·结合行业特点,重点发展优势产业 | 第57-58页 |
·加强品牌建设,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 第58-59页 |
·改进政府职能,优化产业市场环境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61页 |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1:2011年全国30个省市地区装备制造业相关经济指标所占比重 | 第66-67页 |
附录2:2011-2012年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相关经济指标标准化处理结果 | 第67-68页 |
附录3:2011-2012年全国30个省市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得分及排名 | 第68-69页 |
附录4:2011-2012年全国30个省市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得分及排名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2-73页 |
承诺书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