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2 前言 | 第10-13页 |
·乳酸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 第10-11页 |
·乳酸在自然界的分布 | 第11页 |
·乳酸的作用机理 | 第11-13页 |
·乳酸的应用 | 第13页 |
3 产乳酸芽胞杆菌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产乳酸芽胞杆菌的概述 | 第13-14页 |
·产乳酸芽胞杆菌的作用机理 | 第14-16页 |
·产乳酸芽胞杆菌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 第16-17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两株产乳酸芽胞杆菌的鉴定 | 第18-27页 |
1 材料 | 第18-19页 |
·菌种 | 第18页 |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第18-19页 |
2 方法 | 第19-22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19页 |
·细菌形态特征 | 第19-20页 |
·细菌生理生化特征 | 第20页 |
·细菌BLZ01和SPL0116S rRNA序列分析 | 第20-2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2-26页 |
·细菌BLZ01和SPL01的菌落及菌体形态特征 | 第22页 |
·细菌BLZ01和SPL01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22-23页 |
·细菌BLZ01和SPL01的16S rDNA的序列分析 | 第23-26页 |
4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两株产乳酸芽胞杆菌的培养基优化 | 第27-36页 |
1 材料 | 第27页 |
·菌种 | 第27页 |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27页 |
2 方法 | 第27-29页 |
·细菌BLZ01和SPL01的种子菌液制备 | 第27页 |
·细菌浓度的检测 | 第27页 |
·细菌BLZ01和SPL01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7-28页 |
·细菌BLZ01和SPL01培养基的初步优化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细菌BLZ01和SPL01的生长曲线 | 第29-30页 |
·细菌BLZ01和SPL01培养基的初步优化 | 第30-34页 |
4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两株产乳酸芽胞杆菌对肉鸡的部分微生态效应 | 第36-53页 |
1 材料 | 第36-37页 |
·菌种 | 第36页 |
·肉鸡 | 第36页 |
·主要仪器 | 第36页 |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第36-37页 |
·肉鸡基础日粮配方 | 第37页 |
2 方法 | 第37-43页 |
·芽胞杆菌BLZ01和SPL01菌粉的制备 | 第37-38页 |
·动物分组及饲养管理 | 第38-39页 |
·增重及料重比的检测 | 第39页 |
·屠宰性能检测 | 第39页 |
·免疫功能的检测 | 第39-40页 |
·肠道菌群检测 | 第40页 |
·PCR-DGGE对肉鸡肠道菌群多样性检测 | 第40-42页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2页 |
·两株芽胞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两株芽胞杆菌对肉鸡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两株芽胞杆菌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两株芽胞杆菌对肉鸡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46-47页 |
·PCR-DGGE技术分析两株芽胞杆菌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47-52页 |
4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