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原因的研究 | 第15-16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5页 |
·金融抑制理论 | 第15-16页 |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第16页 |
·有关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 第16-19页 |
·有关证券化研究 | 第19-22页 |
第3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 第22-33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22-24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22-23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23页 |
·天津市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23-24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 | 第24-26页 |
·技术含量与创新性高 | 第24-25页 |
·研发投入高 | 第25页 |
·成长性高 | 第25页 |
·风险高 | 第25-26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 第26-28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 第26-27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 | 第27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存在有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 | 第27-28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存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28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28-33页 |
·内源融资概况 | 第28-30页 |
·外源融资概况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结构化融资可行性分析 | 第33-44页 |
·结构化融资的定义 | 第33-34页 |
·结构化融资的理论基础 | 第34-35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结构化融资基本条件 | 第35-39页 |
·法律制度方面 | 第35-36页 |
·科技型企业自身方面 | 第36-37页 |
·社会资金方面 | 第37-38页 |
·服务机构方面 | 第38-39页 |
·科技型企业结构化融资成功经验 | 第39-41页 |
·光伏电站资产证券化 | 第39-40页 |
·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 第40-41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结构化融资成本收益分析 | 第41-44页 |
第5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结构化融资 | 第44-54页 |
·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提出 | 第44页 |
·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参与者 | 第44-46页 |
·发起人(Originator) | 第45页 |
·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 | 第45页 |
·服务机构 | 第45页 |
·受托人 | 第45页 |
·承销机构 | 第45-46页 |
·信用评级机构 | 第46页 |
·信用增级机构 | 第46页 |
·投资者 | 第46页 |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本流程 | 第46-51页 |
·确定证券化基础资产并构建资产池 | 第47-48页 |
·设立特殊目的机构(SPV) | 第48-49页 |
·资产的转让 | 第49页 |
·信用增级 | 第49-50页 |
·信用评级 | 第50页 |
·证券发行 | 第50-51页 |
·向发起人支付对价 | 第51页 |
·资产池管理 | 第51页 |
·偿付证券 | 第51页 |
·结构化融资的优势 | 第51-54页 |
·结构化对发起人的益处 | 第51-53页 |
·结构化对投资者的益处 | 第53页 |
·结构化对金融市场的益处 | 第53-54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