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论 | 第7-19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双语 | 第10-11页 |
·双语教师 | 第11页 |
·双语教师培训 | 第11-12页 |
·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我国关于双语教师培训的研究 | 第12-15页 |
·新疆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 第17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7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7-18页 |
·访谈法 | 第18-19页 |
2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的发展 | 第19-26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实施的政策支持 | 第19-21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取得的成就 | 第21-22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的实施 | 第22-26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目标的调整 | 第22-23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对象的演化 | 第23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形式的变迁 | 第23-24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内容的扩大 | 第24-25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考核的完善 | 第25-26页 |
3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 | 第26-38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对象的选拔 | 第26-29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教学实习 | 第29-31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的内容 | 第31-35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课程设置 | 第31-33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专业课程设置 | 第33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教材 | 第33-35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的考核 | 第35-36页 |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的模式 | 第36-38页 |
4 对于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实施的建议 | 第38-45页 |
·严格选拔培训对象 | 第38页 |
·各地要制定自己的双语教师培训规划 | 第38页 |
·学校严把培训入口关,提高参训教师质量 | 第38页 |
·做好宣传保障工作,提高参训教师热情 | 第38页 |
·加强教学实习监管力度 | 第38-40页 |
·加强专业汉语培训 | 第39页 |
·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 第39页 |
·加强实习带队教师队伍的建设 | 第39页 |
·提前动员,加强监管 | 第39-40页 |
·调整培训内容 | 第40-41页 |
·开设汉语口语选修课程 | 第40页 |
·增加专业课程的课时 | 第40页 |
·编订合适教材 | 第40-41页 |
·设置合理培训考核方式 | 第41-42页 |
·将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作为汉语考核标准 | 第41页 |
·整体水平考核标准多元化 | 第41页 |
·学前及小学双语参训学员增加语音考核标准 | 第41-42页 |
·实施多种培训模式 | 第42-45页 |
·集中培训模式 | 第42页 |
·校本培训模式 | 第42-43页 |
·远程研修培训模式 | 第43-44页 |
·联片培训模式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50页 |
附录1 | 第46-49页 |
附录2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