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现状评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诚信与诚信资源 | 第15-21页 |
·诚信的内涵 | 第15-19页 |
·“诚”之释 | 第15-16页 |
·“信”之义 | 第16-18页 |
·何之谓“诚信” | 第18-19页 |
·诚信是一种资源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思想的历史演变 | 第21-35页 |
·殷商西周时期:诚信思想的孕育阶段 | 第21-23页 |
·殷商西周的时代背景 | 第21-22页 |
·殷商西周时期的诚信思想 | 第22-23页 |
·春秋战国时期:诚信思想的成型阶段 | 第23-27页 |
·孔子与儒家的诚信思想 | 第24-25页 |
·道家的诚信思想 | 第25-26页 |
·墨家的诚信思想 | 第26-27页 |
·法家的诚信思想 | 第27页 |
·汉唐时期:诚信思想的发展巩固阶段 | 第27-30页 |
·汉代的诚信思想 | 第28-29页 |
·唐代的诚信思想 | 第29-30页 |
·宋元明清:诚信思想的深化传承阶段 | 第30-35页 |
·宋代的诚信思想 | 第30-32页 |
·明清的诚信思想 | 第32-35页 |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资源的历史分析与现状解读 | 第35-47页 |
·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资源的历史分析 | 第35-39页 |
·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资源的基本特征 | 第35-38页 |
·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资源的价值 | 第38-39页 |
·中国传统诚信资源的现状解读 | 第39-47页 |
·中国传统诚信资源在当代遭遇滑铁卢 | 第39-43页 |
·失信现象的原因剖析 | 第43-47页 |
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资源的当代转型与有效运用 | 第47-59页 |
·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资源的当代转型 | 第47-52页 |
·诚信的当代释义 | 第47-48页 |
·传统诚信与当代诚信的区别 | 第48-49页 |
·传统诚信观的当代传承与转型 | 第49-52页 |
·诚信资源充分利用的有效机制与途径 | 第52-59页 |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 | 第52-53页 |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第53-57页 |
·加强诚信法制建设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