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内涵 | 第13-24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背景 | 第13-17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 第13-14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概括 | 第14-16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第16-17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意义 | 第17-19页 |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大众化 | 第17-18页 |
·有利于民众价值认同的凝聚 | 第18页 |
·有利于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 第18页 |
·有利于社会评价体系的澄清 | 第18-19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第19-24页 |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 第19-20页 |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 第20-21页 |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 第21-22页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含义 | 第22-24页 |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4-32页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 | 第24-25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普及化程度不高 | 第24页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 | 第24-25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认可度有待增强 | 第25页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25-32页 |
·理论教育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 第25-28页 |
·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协同错位 | 第28-30页 |
·教育方法继承与创新手段不足 | 第30-32页 |
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对策 | 第32-41页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思路 | 第32-34页 |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第32-33页 |
·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体系 | 第33-34页 |
·采用贴近生活的教育方式 | 第34页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 第34-37页 |
·分类引导与整体推进相结合 | 第35页 |
·课堂教授与生活指导相结合 | 第35-36页 |
·自我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 | 第36-37页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对策 | 第37-41页 |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 第37-38页 |
·优化课外活动设计,开发实践育人功能 | 第38-39页 |
·催化教育合力形成,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个人简介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