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量仪器与方法论文

面向数字测绘成果的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第10-14页
     ·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相关研究第10-12页
     ·服务行业对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第12-13页
     ·测绘行业对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第13-14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7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研究路线第15-16页
     ·研究范围第16-17页
2 数字测绘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和矛盾第17-30页
   ·现行测绘质量评价相关标准的现状第17-21页
     ·《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特点第17-19页
     ·《CH/T 1017-20081:50000基础测绘成果质量评定》的特点第19页
     ·《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特点第19-20页
     ·其他标准的借鉴作用第20-21页
   ·两种质量评价方案的比较第21-22页
   ·两种单位成果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第22-23页
     ·最小值法第22-23页
     ·加权法第23页
   ·两种基本质量结构元素评价方法的比较第23-24页
     ·错误率法第23页
     ·减分法第23-24页
   ·用户质量与生产者质量的现实需求第24-29页
     ·用户质量的现实需求第25-26页
     ·生产者质量的现实需求第26-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数字测绘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和原则第30-48页
   ·质量评价模型概述第30-35页
     ·批成果质量评价模型第30-31页
     ·单位成果质量评价模型第31-33页
     ·用户成果质量评价模型第33-34页
     ·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模型第34-35页
   ·单位成果第35-36页
     ·基本含义第35页
     ·制定原则第35页
     ·构成部分第35页
     ·重要意义第35-36页
     ·评定方法第36页
   ·质量元素第36-37页
     ·基本含义第36页
     ·制定原则第36页
     ·构成部分第36-37页
     ·重要意义第37页
     ·评定方法第37页
   ·质量子元素第37-39页
     ·基本含义第37页
     ·制定原则第37-38页
     ·构成部分第38页
     ·重要意义第38页
     ·评定方法第38-39页
   ·检查项第39-42页
     ·基本含义第39页
     ·制定原则第39页
     ·构成部分第39-40页
     ·重要意义第40页
     ·检查项的分类第40页
     ·评定方法第40-42页
   ·质量评价程序第42-47页
     ·质量评价方案设计第42-43页
     ·抽样第43-44页
     ·样本检查第44页
     ·质量评价第44-46页
     ·质量分析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面向基本数字测绘成果的质量评价模型实例第48-66页
   ·数字高程模型(DEM)第49-51页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第51-55页
   ·非符号化数字线划图(DLG-A)第55-60页
   ·符号化数字线化图(DLG-B)第60-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6-67页
   ·总结第66页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存量房交易申报价格评税信息数据库建设研究
下一篇:数字摄影测量在西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