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氨基酸太赫兹振动模式的量子化学计算及定量分析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引言第12-16页
   ·课题来源第12-1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本文创新点和研究内容第14-16页
2 生物分子的太赫兹波谱研究概述第16-25页
   ·太赫兹波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第16-19页
     ·太赫兹波与物质作用的基本原理第16-18页
     ·水分子第18页
     ·生物小分子第18-19页
     ·大分子动力学第19页
   ·氨基酸的太赫兹波谱研究概述第19-25页
     ·研究现状第20-21页
     ·氨基酸的振动模式指认第21-22页
     ·定量分析中的一些问题第22-25页
3 实验及相关理论的准备第25-48页
   ·实验所用的太赫兹时域光谱仪第25-29页
     ·宽带太赫兹脉冲的产生第25-26页
     ·宽带太赫兹脉冲的探测第26-28页
     ·透射式THz-TDS第28-29页
   ·样品制备和样品参数第29-34页
     ·样品制备第29-30页
     ·样品参数计算第30-34页
   ·晶格的振动模式第34-37页
     ·晶格动力学假设第34-35页
     ·晶格格波第35-37页
   ·声子谱实验测量与模拟计算第37-44页
     ·声子谱第37-39页
     ·声子谱测量第39-41页
     ·密度泛函理论第41-42页
     ·平面波与赝势第42-43页
     ·计算方法与软件第43-44页
   ·太赫兹波散射第44-47页
     ·散射产生的原因第44-45页
     ·散射相关理论第45-47页
   ·有效介质理论第47-48页
4 氨基酸类物质太赫兹振动模式的量子化学计算第48-69页
   ·氨基酸类物质结构特点第49-51页
   ·谷氨酰胺的振动模式指认第51-62页
     ·谷氨酰胺计算模型第51-52页
     ·实验测量吸收谱第52-54页
     ·基于单分子模型计算的振动模式第54-55页
     ·基于固态模型的模拟计算参数第55-56页
     ·GGA泛函的固态模拟计算结果比较分析第56-61页
     ·振动模式指认及分析讨论第61-62页
   ·苏氨酸的振动模式指认第62-67页
     ·实验测量吸收谱第62-63页
     ·苏氨酸的振动模式指认第63-67页
   ·量子模拟计算误差及振动模式指认分析第67-69页
5 一种太赫兹吸收谱的基线拟合方法第69-81页
   ·散射对太赫兹吸收谱的干扰第69-70页
   ·散射基线拟合及校正方法比较第70-73页
     ·基于散射模型的基线拟合及校正第70-72页
     ·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基线校正第72页
     ·多项式方法拟合基线及校正第72-73页
   ·散射基线加权多项式迭代拟合的改进第73-77页
     ·多项式迭代拟合算法介绍第73-75页
     ·多项式迭代拟合算法的加权改进第75-77页
   ·实验和效果第77-81页
6 基于太赫兹折射率谱和介电谱的氨基酸定量分析第81-95页
   ·微结构对物质太赫兹波段介电性能影响第81-82页
   ·有效介质理论对固体样品的适用性分析第82-85页
     ·几种有效介质模型的比较第82-83页
     ·CRI模型分析第83-85页
   ·氨基酸样品折射率及复介电系数与组分含量的关系第85-91页
     ·氨基酸样品第85-86页
     ·折射率与组分含量的关系第86-88页
     ·复介电系数与组分含量的关系第88-91页
   ·基于折射率的混合氨基酸定量分析第91-9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95-98页
   ·结果和讨论第95页
   ·后续研究的展望第95-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5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05-11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类生物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分支问题研究
下一篇:洱海缓冲带对农业径流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及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