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国际渔业法的发展历程 | 第13-17页 |
一、渔业资源在法制中的意义 | 第13-14页 |
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前的国际渔业法 | 第14-15页 |
(一) 渔业资源的获取 | 第14-15页 |
(二) 渔业资源的自然保育 | 第15页 |
(三) 不同捕鱼工具之间使用时发生冲突的避免 | 第15页 |
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后的国际渔业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非同类海域下的国际渔业制度 | 第17-22页 |
一、专属经济区的国际渔业制度 | 第17-20页 |
(一) 沿海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 第17-18页 |
(二) 对其他国家进入本国专属经济区捕鱼的准入权 | 第18-19页 |
(三) 共享渔业资源的管理 | 第19-20页 |
二、对公海捕鱼自由的限制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不同鱼类种群的国际渔业规制方法 | 第22-26页 |
一、跨界种群 | 第22-23页 |
二、高度洄游鱼种 | 第23-26页 |
(一)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及可以采取的养护与管理措施 | 第23-24页 |
(二) 与其他国际组织间的国际合作 | 第24页 |
(三) 会员的义务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我国在周边沿海国家渔业规制影响下的出路 | 第26-32页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现行规定剖析 | 第27-29页 |
(一) 一个主管部门 | 第27-28页 |
(二) 一个捕捞原则 | 第28页 |
(三) 一种捕捞制度 | 第28页 |
(四) 多种法律责任 | 第28-29页 |
二、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细化建议 | 第29-32页 |
(一) 建立独立的管理机构 | 第29-30页 |
(二) 促进资源恢复性技术的研发 | 第30页 |
(三) 完善预防性措施 | 第30-31页 |
(四) 设立海岸巡防执行机关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致谢 | 第36-3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