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一)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一、邓小平理想信念理论提出的背景 | 第11-16页 |
(一)邓小平理想信念理论源于我党革命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反思 | 第11-14页 |
(二)邓小平理想信念理论源于对改革开放精神动力的思考 | 第14-16页 |
二、邓小平理想信念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6-30页 |
(一)邓小平关于理想信念地位的理论 | 第17-22页 |
(二)邓小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 | 第22-26页 |
(三)邓小平关于理想信念实践的理论 | 第26-30页 |
三、邓小平理想信念理论的特点 | 第30-36页 |
(一)目标的求实性 | 第30-31页 |
(二)实践的坚定性 | 第31-32页 |
(三)内容的丰富性 | 第32-34页 |
(四)教育的针对性 | 第34-36页 |
四、邓小平理想信念理论的当代启示 | 第36-42页 |
(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需要和近期理想相结合 | 第36-37页 |
(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注重个体差异性 | 第37-38页 |
(三)理想信念教育应与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相结合 | 第38-39页 |
(四)理想的实现应具体到行动中来 | 第39-40页 |
(五)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带头坚定理想信念 | 第40-41页 |
(六)坚持理想信念预防腐败现象蔓延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