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地震波、地震震级、震源物理论文

中等强度地震的震源参数联合反演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0页
   ·地震震源的描述与震源模型研究的历史第13-24页
   ·震源参数反演方法第24-28页
   ·地震矩张量的地震目录例行反演方法第28页
   ·合成地震图计算方法简介第28-30页
第二章 CAPjoint,一个利用近远震波形联合反演中等强度地震震源参数的软件第30-47页
   ·引言第30-31页
   ·近震与远震数据的联合反演算法第31-33页
   ·CAPjoint程序的运用,以2008年内华达州Wells地区M6级地震为例第33-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5页
   ·结论第45-47页
第三章 2010年高雄地震震源参数的近远震联合反演第47-60页
   ·引言第47-48页
   ·研究方法第48-50页
   ·数据与结果讨论第50-59页
     ·近震与远震波形数据处理第50-51页
     ·波形反演结果第51-55页
     ·Bootstrap方法对近震台站进行重抽样计算第55-57页
     ·典型机制解下对不同距离震中距波形对震源参数的约束效果测试第57-59页
   ·讨论与结论第59-60页
第四章 利用远震体波反演震源深度的误差研究:以2013年芦山地震为例第60-79页
   ·引言第60-61页
   ·数据与方法第61-71页
     ·tCAP方法第61页
     ·数据第61-64页
     ·影响质心深度反演结果的参数分析第64-71页
   ·反演算法本身的误差第71-77页
     ·时间项的重建第71-72页
     ·均匀破裂假定-纯走滑型地震第72-75页
     ·随机破裂假定第75页
     ·有限破裂模型合成数据反演验证第75-77页
   ·讨论与结论第77-79页
第五章 沉积层效应在大地测量学反演震源参数时的影响第79-88页
   ·简介第79-80页
   ·三种模型的地表形变模拟第80-86页
   ·讨论与结论第86-88页
第六章 中等强度地震震源参数的大地测量学与地震学联合反演第88-102页
   ·引言第88-93页
   ·算法第93-96页
     ·正演算法第93页
     ·反演程序的描述以及算例展示第93-96页
   ·张北地震反演实例第96-98页
   ·讨论与结论第98-10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2-107页
   ·结论第102-104页
   ·创新点第104-105页
   ·展望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成因碳酸钙矿化机制的仿生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曲线网格时间空间变步长有限差分法三维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震波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