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ZnO复合薄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引言第9页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9页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9-13页
     ·碳负极材料的研究第10页
     ·硅基负极材料的研究第10-11页
     ·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第11-13页
   ·ZnO 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ZnO 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第14-15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第16-21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16-17页
     ·实验材料第16-17页
     ·仪器设备第17页
   ·氧化锌薄膜电极的制备第17-19页
     ·氧化锌薄膜的制备第17-18页
     ·氧化锌复合薄膜的制备第18-19页
   ·锂离子电池装配第19页
   ·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第19-20页
     ·X-射线衍射表征测试第19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第19页
     ·能谱分析测试第19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第19-20页
     ·拉曼光谱测试第20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0-21页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第20页
     ·充放电测试第20-21页
第3章 ZnO-M 复合薄膜电极第21-35页
   ·引言第21页
   ·ZnO 薄膜及其复合薄膜物质组成确定第21-23页
     ·ZnO 薄膜XRD 分析第21-22页
     ·ZnO-C 复合薄膜物质组成确定第22-23页
     ·ZnO/Cu/C 复合薄膜物质组成确定第23页
   ·ZnO 薄膜及其复合薄膜的SEM 图第23-26页
     ·ZnO 薄膜的SEM 图第23-25页
     ·ZnO 复合薄膜的SEM 图第25-26页
   ·ZnO 薄膜及其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第26-34页
     ·ZnO 薄膜及其复合薄膜CV 曲线第26-27页
     ·ZnO 薄膜及其复合薄膜的充放电曲线第27-29页
     ·ZnO 薄膜及其复合薄膜的循环性能第29-31页
     ·ZnO-C 复合薄膜与ZnO-Cu-C 复合薄膜倍率性能第31-32页
     ·ZnO 薄膜及其复合薄膜循环后的SEM 图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ZnO-MO 复合薄膜电极第35-53页
   ·引言第35页
   ·ZnO-MO 复合薄膜物质组成确定第35-39页
     ·ZnO-MnO-C 复合薄膜组成的确定第35-36页
     ·ZnO-CoO-C 复合薄膜组成的确定第36-37页
     ·ZnO-TiO_2-C 复合薄膜组成确定第37-38页
     ·ZnO-Fe_2O_3 复合薄膜的组成确定第38-39页
   ·ZnO-MO 复合薄膜的SEM 图第39-43页
     ·ZnO-MnO-C 复合薄膜SEM 图第39-40页
     ·ZnO-CoO-C 复合薄膜的SEM 图第40-41页
     ·ZnO-TiO_2-C 复合薄膜的SEM 图第41页
     ·ZnO-Fe_2O_3 复合薄膜的SEM 图第41-43页
   ·ZnO-CoO-C 复合薄膜的TEM第43页
   ·ZnO-MO 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第43-52页
     ·ZnO-MO 复合薄膜CV 曲线第43-45页
     ·ZnO-MO 复合薄膜的充放电曲线第45-47页
     ·ZnO-MO 复合薄膜的循环性能第47-49页
     ·ZnO-MO 复合薄膜的倍率性能第49-50页
     ·ZnO-MO 电极循环后的SEM 图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硅铜/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Li3V2(PO43正极材料制备及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