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值孔径生物显微物镜杂散光分析及测量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杂散光分析的发展概况 | 第12-15页 |
·国外杂散光分析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国内杂散光分析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杂散光研究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7-31页 |
·杂散光分析基本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双向散射分布函数的概念 | 第17-18页 |
·应用杂散光研究的常用BRDF模型 | 第18-20页 |
·杂散光来源路径分析及消除措施 | 第20-26页 |
·光学系统杂散光的来源 | 第20-22页 |
·光学系统杂散光的危害 | 第22-24页 |
·基本能量传输方程 | 第24-25页 |
·杂散光消除途径的研究 | 第25-26页 |
·显微物镜杂散光系数测定分析 | 第26-30页 |
·黑斑法测量杂散光系数的理论基础 | 第27页 |
·黑斑法测量杂散光系数的标准分析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显微物镜杂散光测试仪方案设计 | 第31-55页 |
·显微物镜杂散光测试仪原理设计 | 第31-32页 |
·显微物镜杂散光测试仪光能传播理论分析 | 第32-42页 |
·光源至黑斑基板能量计算 | 第32-33页 |
·黑斑基板至显微物镜像面光照度计算 | 第33-35页 |
·测试积分球及光电倍增管光能量计算 | 第35-38页 |
·杂散光测试仪元器件选型 | 第38-42页 |
·显微物镜杂散光测试仪结构设计 | 第42-54页 |
·均匀光源照明系统 | 第44-46页 |
·被测物镜结构系统 | 第46-49页 |
·三目观察及测量系统 | 第49-53页 |
·设备外观及整体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显微物镜黑斑法杂散光测试仪建模仿真及实验 | 第55-75页 |
·显微物镜杂散光测试仪的软件建模设定 | 第55-62页 |
·重点采样及阈值设定的重要性 | 第55-57页 |
·大NA生物显微物镜光学参数 | 第57-59页 |
·杂散光测试仪建模及属性设置 | 第59-62页 |
·不同测量条件对杂散光系数影响的仿真模拟 | 第62-65页 |
·光学表面散射对杂散光系数影响的仿真模拟 | 第65-71页 |
·表面粗糙度对杂散光系数的影响 | 第65-68页 |
·表面颗粒污染水平对杂散光系数的影响 | 第68-71页 |
·机械表面消光染黑对杂散光系数影响的仿真模拟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9页 |
·论文总结及创新点说明 | 第75-76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5-76页 |
·创新点说明 | 第76页 |
·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展望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85-87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