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密码的加密与解密论文

混合签密及其可证明安全性理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6-17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7-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2章 密码学基础理论第20-34页
   ·可证明安全性理论第20-23页
     ·基本概念第20-22页
     ·杂凑函数第22页
     ·随机预言机第22-23页
   ·数论问题第23-27页
     ·整数分解问题第23-24页
     ·离散对数问题第24-25页
     ·双线性映射第25-27页
   ·使用双线性对的混合签密方案第27-30页
     ·Sun-Li混合签密方案第27-28页
     ·Li-Shirase-Takagi混合签密方案第28-29页
     ·Singh混合签密方案第29-30页
   ·没有双线性对的混合签密方案第30-32页
     ·Dent内部安全的混合签密方案第30-31页
     ·Dent外部安全的混合签密方案第31页
     ·Bjφorsted-Dent混合签密方案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身份混合签密方案第34-46页
   ·引言第34-35页
   ·形式化定义第35-37页
     ·算法模型定义第35页
     ·安全模型定义第35-37页
   ·身份混合签密方案第37-39页
   ·安全性分析第39-44页
   ·性能分析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可证安全的无证书混合签密方案第46-64页
   ·引言第46-47页
   ·形式化定义第47-51页
     ·算法模型定义第47页
     ·安全模型定义第47-51页
   ·可证安全的无证书混合签密方案第51-52页
   ·安全性分析第52-62页
   ·性能分析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没有双线性对的无证书混合签密方案第64-80页
   ·引言第64-65页
   ·形式化定义第65-68页
     ·算法模型定义第65页
     ·安全模型定义第65-68页
   ·没有双线性对的无证书混合签密方案第68-69页
   ·安全性分析第69-78页
   ·性能分析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6章 无证书的混合环签密方案第80-94页
   ·引言第80-81页
   ·形式化定义第81-83页
     ·算法模型定义第81页
     ·安全模型定义第81-83页
   ·无证书的混合环签密方案第83-85页
   ·安全性分析第85-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94-98页
   ·研究总结第94-95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95-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8页
致谢第108-11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110-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源受限的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算法研究
下一篇:几类秘密共享方案的存取结构及其信息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