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 第9-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氧化物掺杂对(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陶瓷的改性研究 | 第15-17页 |
·添加化合物对(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陶瓷的改性研究 | 第17-18页 |
·制备工艺对(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陶瓷的改性研究 | 第18页 |
·(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无铅压电陶瓷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K,Na)NbO_3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掺杂改性研究 | 第20页 |
·工艺改性研究 | 第20-2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23-33页 |
·(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织构陶瓷的制备 | 第23-26页 |
·(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基体粉的制备 | 第23-24页 |
·(Ba_(0.85)Ca_(0.15))TiO_3片状模板籽晶的制备 | 第24页 |
·(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织构陶瓷的制备 | 第24-26页 |
·溶胶凝胶法与两步烧结法制备(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陶瓷 | 第26页 |
·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陶瓷 | 第26-27页 |
·(Na_(0.5)K_(0.44)Li_(0.06))NbO_(3-x)(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陶瓷的制备 | 第27页 |
·(Na0.5K0.5)_(0.94)Li_(0.06)NbO_(3-x)CaSnO_3陶瓷的制备 | 第27-28页 |
·陶瓷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构表征 | 第28-31页 |
·陶瓷样品的密度 | 第28-30页 |
·陶瓷的相结构与织构度分析 | 第30页 |
·陶瓷的微观组织与成分分析 | 第30页 |
·陶瓷粉体的差热失重分析 | 第30-31页 |
·陶瓷样品的性能表征 | 第31-33页 |
·压电性能 | 第31页 |
·介电性能 | 第31-32页 |
·铁电性能 | 第32-33页 |
第3章 (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织构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3-64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熔盐法制备模板籽晶(Ba_(1-x)Ca_x)TiO_3的研究 | 第34-46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以BaBi_4Ti_4O_(15)为前驱体制备片状钙钛矿模板籽晶 | 第36-37页 |
·以CaBi_4Ti_4O_(15)为前驱体制备片状钙钛矿模板籽晶 | 第37-39页 |
·以Bi4Ti3O12为前驱体制备片状钙钛矿模板籽晶 | 第39-42页 |
·片状籽晶中A位元素的比例与熔盐中A位元素比例的关系 | 第42-44页 |
·(Ba_(0.85)Ca_(0.15))TiO_3模板籽晶的制备 | 第44-45页 |
·以Bi_4Ti_3O_(12)为前驱体制备A位复合片状钙钛矿模板籽晶(Ba,Ca)TiO_3的反应机制 | 第45-46页 |
·(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织构陶瓷的制备 | 第46-61页 |
·基体粉的制备及烧结特性 | 第46-49页 |
·织构陶瓷的制备 | 第49-50页 |
·(Ba_(0.85)Ca_(0.15))TiO_3籽晶对陶瓷压电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织构陶瓷工艺所制备陶瓷的烧结特性与微观组织结构 | 第51-54页 |
·陶瓷的压电性能 | 第54-56页 |
·陶瓷的介电性能 | 第56-59页 |
·陶瓷的铁电性能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第4章 (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细晶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4-76页 |
·引言 | 第64-65页 |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粉体 | 第65-66页 |
·两步烧结法制备细晶陶瓷 | 第66-72页 |
·陶瓷的电性能分析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陶瓷与性能研究 | 第76-83页 |
·引言 | 第76页 |
·制备工艺 | 第76-77页 |
·微观组织 | 第77-78页 |
·相结构 | 第78-79页 |
·电性能 | 第79-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6章 (Na_(0.5)K_(0.44)Li_(0.06))Nb O_(3-x)(Ba_(0.85)Ca_(0.15))(Zr_(0.1)Ti_(0.9))O_3陶瓷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 第83-94页 |
·引言 | 第83-84页 |
·制备工艺 | 第84页 |
·微观组织与结构 | 第84-88页 |
·介电性能 | 第88-90页 |
·压电性能 | 第90-91页 |
·铁电性能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7章 (Na_(0.5)K_(0.5))_(0.94)Li_(0.06)NbO_(3-x)CaSnO_3陶瓷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94-104页 |
·引言 | 第94页 |
·制备工艺 | 第94-95页 |
·微观组织与结构 | 第95-99页 |
·介电性能 | 第99-101页 |
·铁电性能 | 第101页 |
·压电性能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104-106页 |
结论 | 第104-105页 |
展望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