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3页 |
·非晶态合金的发展历史 | 第8-9页 |
·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与非晶形成能力的判据 | 第9-14页 |
·非晶合金形成的唯相解释 | 第9-10页 |
·非晶形成的热力学因素 | 第10-11页 |
·非晶形成的动力学因素 | 第11-12页 |
·玻璃形成能力判据 | 第12-14页 |
·块体非晶态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水淬法 | 第14页 |
·抑制非均质形核技术 | 第14-15页 |
·金属模铸造法 | 第15-16页 |
·非晶粉末挤压法 | 第16页 |
·铁基非晶合金的性能 | 第16-18页 |
·磁学性能 | 第16页 |
·力学性能 | 第16-17页 |
·耐腐蚀性能 | 第17-18页 |
·论文的选题思路、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3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23-32页 |
·实验准备 | 第23页 |
·样品制备 | 第23-27页 |
·感应熔炼母合金 | 第23-24页 |
·火枪熔炼母合金 | 第24-25页 |
·铜模喷铸制备块体非晶合金 | 第25页 |
·铜模吸铸制备块体非晶合金 | 第25-26页 |
·J-quenching制备块体非晶合金 | 第26页 |
·单辊快淬法制备非晶合金 | 第26-27页 |
·实验测试方法 | 第27-31页 |
·X射线衍射法 ( XRD ) | 第27页 |
·差示扫描量热法 ( DSC ) | 第27-28页 |
·磁性测量分析 | 第28-29页 |
·力学性能 | 第29-30页 |
·形貌分析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制备方法对Fe-Si-B-P-C非晶态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32-49页 |
·引言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5页 |
·制备方法对Fe-Si-B-P-C非晶态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33-39页 |
·制备方法及制备冷速对Fe-Si-B-P-C非晶态合金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制备方法及制备冷速对Fe-Si-B-P-C非晶态合金力学性能及磁性能的影响 | 第40-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制备冷速对Fe_(80-x)Co_xP_(13)C_7 (x=0, 5, 10, 15, 20 at.%)非晶态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49-61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Fe_(80-x)Co_xP_(13)C_7 (x=0, 5, 10, 15, 20 at.%)合金的热稳定性 | 第50-53页 |
·Fe_(80-x)Co_xP_(13)C_7 (x=0, 5, 10, 15, 20 at.%)合金的磁性能 | 第53-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