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问题提出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1页 |
·文章结构与思路 | 第11-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新产品设计与产品改良 | 第13-16页 |
·新产品设计的层级和类型 | 第13-14页 |
·新产品设计的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产品改良的概念 | 第15-16页 |
·可用性工程与可用性评价 | 第16-20页 |
·可用性的定义 | 第16-17页 |
·经典可用性模型 | 第17-19页 |
·可用性评价方法 | 第19-20页 |
·Kano 模型理论 | 第20-22页 |
·Kano 模型的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Kano 模型的定量分析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基于 kano 模型及可用性工程对产品改良 | 第24-39页 |
·方法的提出 | 第24-26页 |
·产品类的参数获取 | 第26-29页 |
·构建使用场景任务链 | 第26-27页 |
·识别可用性因素 | 第27-28页 |
·提取产品类的设计因素 | 第28-29页 |
·基于 Kano 模型及可用性的定量分析 | 第29-35页 |
·构建质量因素和可用性问卷 | 第30-31页 |
·完成产品可用性评价 | 第31-32页 |
·全因素的 Kano 测试 | 第32-34页 |
·建立 S-U 关系函数 | 第34-35页 |
·确定用户对产品改良的需求 | 第35-37页 |
·S-U 关系转化 | 第36-37页 |
·确定产品改良需求的优先级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方法论在某耳机改良项目中的应用 | 第39-52页 |
·项目背景 | 第39-40页 |
·企业与产品现状 | 第39页 |
·基本方法 | 第39-40页 |
·实验前期准备 | 第40-46页 |
·场景及任务定义 | 第40-41页 |
·用户定义与招募 | 第41-42页 |
·可用性因素编码 | 第42-43页 |
·设计因素编码 | 第43-45页 |
·可用性测试问卷 | 第45页 |
·Kano 问卷 | 第45-46页 |
·可用性评估与 Kano 测试 | 第46-49页 |
·在目标场景下完成可用性评估 | 第46-48页 |
·Kano 测试与 S-U 关系函数 | 第48-49页 |
·产品改良与验证 | 第49-52页 |
·S-U 转化与产品改良 | 第49-50页 |
·产品原型的验证 | 第50-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6页 |
·研究成果 | 第52-54页 |
·理论成果 | 第52-53页 |
·应用成果 | 第53页 |
·推广意义 | 第53-54页 |
·研究局限 | 第54页 |
·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附录 A 健身房访谈提纲 | 第61-63页 |
附录 B Kano 测试问卷 | 第63-6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