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与缘由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语料 | 第16-17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二) 研究语料 | 第16-17页 |
四、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文字商标近似的相关规定 | 第19-23页 |
一、国外对商标近似的相关规定 | 第19-21页 |
(一) 美国对商标近似的相关规定 | 第19-20页 |
(二) 英国及欧盟对商标近似的相关规定 | 第20-21页 |
二、我国对商标近似的相关规定 | 第21-23页 |
(一) 商标近似 | 第21页 |
(二) 文字商标近似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文字商标近似的认定现状 | 第23-33页 |
一、国外文字商标的认定现状 | 第23-24页 |
二、我国实践中的商标近似的常见类型 | 第24-28页 |
(一) 读音近似 | 第24-26页 |
(二) 字形近似 | 第26-27页 |
(三) 含义近似 | 第27-28页 |
三、实践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一) 认定中缺少近似分析的内容 | 第28-29页 |
(二) 词语释义只参照词典略显单薄 | 第29页 |
(三) 认定结果存在异议 | 第29-30页 |
四、认定中问题出现的原因 | 第30-33页 |
(一) 法律规定的模糊 | 第30-31页 |
(二) 认定方法操作性的缺乏 | 第31-32页 |
(三) 公开的法律文书不够规范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文字商标近似认定的语言学分析 | 第33-41页 |
一、语音分析 | 第33-35页 |
(一) 读音相同 | 第33-34页 |
(二) 读音相近 | 第34-35页 |
二、字形分析 | 第35-37页 |
(一) 文字近似 | 第35-36页 |
(二) 个别部分更换 | 第36-37页 |
三、语义分析 | 第37-38页 |
(一) 商标本身含义 | 第37页 |
(二) 商标间包含 | 第37-38页 |
四、综合分析 | 第38-41页 |
(一) 综合考虑音形义 | 第38-40页 |
(二) 综合考虑商标本身及其在应用中的情况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关于文字商标近似认定完善的建议 | 第41-45页 |
一、立法方面的改进:对法条中模糊性的内容给予精确化 | 第41-42页 |
二、司法方面跟进 | 第42-45页 |
(一) 将操作性的内容精细化 | 第42-43页 |
(二) 参照语言学家专业化的鉴定意见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