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中先简支后连续T型梁桥空间受力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T 型梁桥内力分析方法 | 第16-51页 |
·先简后连续 T 型梁桥的优点 | 第16页 |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基本原理 | 第16-19页 |
·内力影响线与影响面 | 第16-18页 |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概念 | 第18-19页 |
·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 | 第19-33页 |
·杠杆原理法 | 第19-20页 |
·偏心压力法 | 第20-23页 |
·铰接板(梁)法 | 第23-28页 |
·刚接梁法 | 第28-30页 |
·比拟正交异性板法(G-M 法) | 第30-31页 |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及沿桥纵向的变化 | 第31-33页 |
·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3-36页 |
·平面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33-34页 |
·空间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34-35页 |
·常用空间内力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荷载试验 | 第36-50页 |
·设计参数 | 第37-38页 |
·试验内容 | 第38-39页 |
·试验荷载 | 第39-41页 |
·测点及荷载布置 | 第41-46页 |
·试验数据及分析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分析 | 第51-68页 |
·概述 | 第51-53页 |
·偏心压力法 | 第53-56页 |
·刚接梁法 | 第56-60页 |
·比拟正交异性板法 | 第60-62页 |
·梁格法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第四章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空间受力分析 | 第68-107页 |
·拟采用的有限元法 | 第68-74页 |
·梁格法分析原理 | 第68-69页 |
·MIDAS/FEA 分析原理 | 第69-74页 |
·计算材料参数 | 第74页 |
·施工顺序 | 第74-75页 |
·梁格法模型建立 | 第75-87页 |
·20mT 梁模型建立 | 第75-77页 |
·25mT 梁模型建立 | 第77-79页 |
·30mT 梁模型建立 | 第79-81页 |
·不同跨径横向分布系数对比分析 | 第81-83页 |
·相同跨径不同跨内横向分布系数对比分析 | 第83-87页 |
·不同方法计算分析 | 第87-93页 |
·MIDAS/FEA 实体有限元模型加载分析 | 第87-90页 |
·MIDAS/CIVIL 梁格模型加载分析 | 第90-92页 |
·实测数据分析 | 第92-93页 |
·挠度对比分析 | 第93-100页 |
·跳墩河中桥(4×20m) | 第93-95页 |
·小重庆大桥(4×25m) | 第95-97页 |
·刘家湾大桥(4×30m) | 第97-100页 |
·空间受力分析 | 第100-106页 |
·施工阶段模拟 | 第100-103页 |
·车辆荷载作用下空间受力分析 | 第103-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结论 | 第107-108页 |
·展望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