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目标 | 第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8-9页 |
第二章 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理论与境外经验借鉴 | 第9-15页 |
·建筑伤亡事故致因理论 | 第9-12页 |
·Heinrich 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9-10页 |
·Frank Bird 的管理失误理论 | 第10页 |
·“4M”理论 | 第10页 |
·Reamer 的事故致因理论 | 第10-11页 |
·Steve 的建筑事故致因随机模型 | 第11-12页 |
·发达国家(地区)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经验 | 第12-15页 |
·业主积极参与项目安全管理 | 第12-13页 |
·重视项目设计阶段的安全性 | 第13页 |
·重视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 | 第13页 |
·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与文化 | 第13-14页 |
·完善的法律体系、严厉的政府监管机制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5-29页 |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现状 | 第15-16页 |
·北京 | 第15-16页 |
·上海 | 第16页 |
·广州 | 第16页 |
·安全管理因素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16-29页 |
·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 | 第16-17页 |
·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 第17页 |
·安全行为监督及监督执法力度 | 第17页 |
·专项检查 | 第17页 |
·业主单位的安全管理 | 第17-18页 |
·业主单位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文化 | 第18页 |
·业主单位的安全态度 | 第18页 |
·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 第18页 |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 第18-25页 |
·安全方针和目标 | 第18-19页 |
·安全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 第19页 |
·安全检查与安全会议 | 第19-20页 |
·安全奖惩制度 | 第20页 |
·隐患识别 | 第20页 |
·分包商安全管理 | 第20页 |
·安全投入 | 第20-21页 |
·安全培训 | 第21-25页 |
·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5-29页 |
·法律法规与政府监管的问题 | 第25-26页 |
·业主的安全问题 | 第26-27页 |
·施工企业和项目安全管理的问题 | 第27页 |
·安全文化方面的问题 | 第27页 |
·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问题 | 第27-28页 |
·其他问题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有效性评价 | 第29-40页 |
·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评价方法简介 | 第29-30页 |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即 AHP) | 第29页 |
·加权算术平均法 | 第29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29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29-30页 |
·本文采用方法 | 第30页 |
·问卷设计及调查实施 | 第30-32页 |
·调研问卷设计 | 第30-31页 |
·调研单位选择及调查实施 | 第31-32页 |
·调研结果分析及有效性评价 | 第32-35页 |
·数据信度分析 | 第32-33页 |
·数据效度检验 | 第33页 |
·公共因子分析 | 第33-35页 |
·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性验证 | 第35-38页 |
·各项指标有效性情况分析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提高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建议 | 第40-43页 |
·加强政府监督管理 | 第40页 |
·强化法规标准执行的威慑力,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 第40页 |
·加强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适应监管新形势 | 第40页 |
·强化轨道交通建设中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 | 第40-41页 |
·进一步落实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 第40-41页 |
·委派专职安全代表进行现场安全管理 | 第41页 |
·将施工单位在施工程安全管理评价纳入其投标门槛中 | 第41页 |
·科学确定合理工期 | 第41页 |
·有效落实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 第41-42页 |
·推进施工安全标准化 | 第41页 |
·加强对一线农民工安全教育的培训力度 | 第41-42页 |
·科学安排培训内容 | 第41-42页 |
·发挥班组长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 第42页 |
·规范建筑劳务企业 | 第42页 |
·加强施工总包对分包的安全管理 | 第42页 |
·建设优良的安全文化 | 第42页 |
·加强前期规划选址阶段的安全管理 | 第42-4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A:农民工调查问卷 | 第47-48页 |
附录B:安全措施有效性调查问卷 | 第48-50页 |
附录C:安全措施有效性问卷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