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城镇化--基于经济学“人的发展”视角的城镇化理论与实践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导论 | 第10-26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以人为本的理论 | 第12-18页 |
·阿玛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 | 第18-19页 |
·城镇化理论二元结构理论 | 第19-20页 |
·中国城镇化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24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5-26页 |
2. 中国城镇化进程和面临问题 | 第26-35页 |
·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 第26-30页 |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演变 | 第27-28页 |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数字进程 | 第28-30页 |
·中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 第30-35页 |
·中国城镇体系结构失衡 | 第30-31页 |
·农民工市民化水平低 | 第31-32页 |
·二元制度下农民难以获得对等的发展机会和资本 | 第32-33页 |
·城市畸形发展 | 第33-35页 |
3. 经济学人的发展视角下城镇化理论内涵 | 第35-41页 |
·“人的发展”视角的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 第35-38页 |
·马克思主义及其人本理论 | 第35-37页 |
·发展就是扩展自由——阿玛蒂亚森的发展观 | 第37-38页 |
·“人的发展”视角的城镇化理论内涵 | 第38-41页 |
·人与人的关系:平等 | 第39-40页 |
·人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 第40页 |
·人与环境的关系:和谐发展 | 第40页 |
·人与城镇的关系:统筹发展 | 第40-41页 |
4.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发展”水平 | 第41-59页 |
·“人的发展”水平评价标准 | 第41-42页 |
·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 | 第41页 |
·评价标准 | 第41-42页 |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发展”水平 | 第42-59页 |
·经济条件 | 第42-48页 |
·社会机会 | 第48-51页 |
·透明性担保 | 第51-56页 |
·防护性保障 | 第56-59页 |
5. 推进城镇化“人的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9-69页 |
·确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论 | 第59-60页 |
·大力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 第60-63页 |
·在户籍制度改革上实现质的突破,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 第60页 |
·积极推动土地制度改革 | 第60-63页 |
·推进平等、全面、重点突出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 第63页 |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第63-65页 |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相促进 | 第65-67页 |
·完善各个领域的法制建设,推进城镇化法治进程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