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金银花及药用真菌蝙蝠蛾拟青霉的转录组学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 第10-14页 |
图目录 | 第14-16页 |
表目录 | 第16-17页 |
1 引言 | 第17-38页 |
·新一代测序技术 | 第17-23页 |
·新一代测序技术发展 | 第17-18页 |
·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测序仪 | 第18-23页 |
·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转录组学研究 | 第23-38页 |
·有参考基因组序列的转录组学研究 | 第25-30页 |
·数据的质量控制 | 第26-27页 |
·测序数据的比对 | 第27-28页 |
·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第28-29页 |
·差异表达基因注释 | 第29-30页 |
·无参考基因组序列的转录组学研究手段 | 第30-38页 |
·转录组的从头组装 | 第31-38页 |
2 金银花转录组学研究 | 第38-81页 |
·概述 | 第38-41页 |
·金银花介绍 | 第38页 |
·金银花化学成分研究 | 第38-39页 |
·影响金银花化学成分变化的因素 | 第39-40页 |
·红白金银花的研究进展 | 第40-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50页 |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2-43页 |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主要试剂盒 | 第42页 |
·主要仪器 | 第42-43页 |
·金银花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 第43页 |
·文库构建和测序 | 第43-47页 |
·RNA提取 | 第43-44页 |
·RNA分离 | 第44-45页 |
·mRNA纯化及片段化处理 | 第45页 |
·cDNA合成 | 第45-46页 |
·加入PolyA及测序接头 | 第46页 |
·PCR富集 | 第46-47页 |
·上机测序 | 第47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第47-50页 |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第48页 |
·测序数据过滤 | 第48-49页 |
·转录组De novo组装 | 第49页 |
·转录组功能注释 | 第49页 |
·转录组表达量分析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79页 |
·化学含量测定 | 第50-52页 |
·金银花转录组测序数据处理 | 第52-53页 |
·转录组组装结果及统计 | 第53-56页 |
·转录组组装结果的功能注释 | 第56-66页 |
·金银花转录组表达量分析 | 第66-79页 |
·金银花转录组样本间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 | 第66-68页 |
·黄色金银花不同时期样本的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68-71页 |
·不同品种金银花花蕾期表达量分析 | 第71-72页 |
·差异表达基因与主要代谢通路之间的关系 | 第72-79页 |
·主要代谢通路关键酶的基因家族分析 | 第79页 |
·小结 | 第79-81页 |
3 蝙蝠蛾拟青霉转录组学研究 | 第81-97页 |
·概述 | 第81-83页 |
·冬虫夏草介绍 | 第81页 |
·蝙蝠蛾拟青霉与冬虫夏草与关系 | 第81页 |
·主要化学成分 | 第81-82页 |
·药用真菌组学研究现状 | 第82-8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3页 |
·实验材料 | 第8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83页 |
·化学含量测定 | 第83页 |
·文库构建和测序 | 第83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第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95页 |
·化学含量测定 | 第83-84页 |
·蝙蝠蛾拟青霉转录组测序数据处理 | 第84-86页 |
·转录组组装结果及统计 | 第86-87页 |
·转录组组装结果的功能注释 | 第87-92页 |
·蝙蝠蛾拟青霉转录组表达量分析 | 第92-95页 |
·小结 | 第95-97页 |
4 总结与展望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2页 |
附录A | 第112-120页 |
附录B | 第120-12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4页 |